榕影扶疏路九回,仙家那复着尘埃。
山间田在牛终隐,石上巢空鹤下来。
丹灶无灰惟白草,剑锋遗迹自苍苔。
洞中道士今何处,三扣云关杳莫开。
注释:
- 青田大鹤洞:位于福建省的青田县,是一处著名的道教圣地。
- 榕影扶疏路九回:描述了榕树的影子在曲折的山路上徘徊了很多次。
- 仙家那复着尘埃:意指仙人已经超脱尘世,不再沾染世俗的尘埃。
- 山间田在牛终隐:表示在山林间的农田,就像牛一样终年不见踪影。
- 石上巢空鹤下来:形容在岩石上的巢穴空空如也,只剩下一只鹤在栖息。
- 丹灶无灰惟白草:表示炼丹炉已经冷却,只留下白色的草药。
- 剑锋遗迹自苍苔:意指剑刃的痕迹已经被岁月侵蚀,变得苍老。
- 洞中道士今何处:询问现在洞中的道士在哪里。
赏析:
这是一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道教圣地青田大鹤洞的深深怀念和赞美。诗中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青田大鹤洞的美景,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理解和追求。
诗歌开篇便以“榕影扶疏路九回”勾勒出青田大鹤洞周围郁郁葱葱的自然环境,形象地展现了洞口的景色。这里的“扶疏”二字,形象地描绘出了榕树的枝干交错、枝叶繁茂的样子,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路九回”则暗示了道路曲折蜿蜒,让人不禁想象到洞中的景象。
诗句“仙家那复着尘埃”进一步突出了道教圣地的神圣与超凡脱俗。这里的“仙家”指的是修炼成仙的人,他们远离尘世,不受世俗的纷扰。而“尘”字在这里象征着世俗的纷扰和烦恼。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向往,以及对道门修行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山间田在牛终隐”和“石上巢空鹤下来”,则分别描绘了山林间农田的景象和岩石上的鹤巢。这两句话都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动物的行为来表达诗人的情感。“牛终隐”意味着农田里的耕牛不再出现,可能意味着农田已经荒芜;“鹤下来”则意味着鹤从岩石上飞下来,可能意味着岩石上的鹤巢已经消失。这两句话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变化,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的无情。
在最后两句中,“丹灶无灰惟白草”和“剑锋遗迹自苍苔”则分别描绘了炼丹炉和剑刃的痕迹。这里,“丹灶”指的是炼丹炉,“白草”则是指炼丹后的白色草药;“剑锋遗迹”则是指剑刃的痕迹,“苍苔”则是指岁月留下的青苔。这两句话通过对比,强调了时间的力量和历史的沉淀。
最后一句“洞中道士今何处?三扣云关杳莫开”则表达了诗人对青田大鹤洞内道士的怀念和疑惑。这里的“三扣云关”可以理解为多次敲门寻求道士,但始终无人回应;“杳莫开”则意味着无法找到道士或无法开启通往道士的秘密通道。这最后的疑问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道士的思念之情,也暗示了他对道教神秘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歌通过对青田大鹤洞周围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道教文化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道家思想的理解与思考。它既有深沉的情感表达,也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