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为百川归,流派各有源。
清浊岂不异,皆可观其澜。
威仪动三千,意象非一端。
要知霄壤隔,乃在毫釐间。
毕公勤小物,垂训古不刊。
这首诗通过描绘大海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认识和理解。
海为百川归,流派各有源。
- 这句诗描述的是大海汇聚了无数的河流,每个河流都有它的起源。
- 这里的“流派”指的是不同的江河,而“源”则是指河流的起点。
清浊岂不异,皆可观其澜。
- 这句诗的意思是清澈的水和浑浊的水看起来是不同的,但它们都是可以观察到的大海的波澜。
- “澜”在这里指的是大波浪。
威仪动三千,意象非一端。
- 这里的“威仪”指的是大海的威严和壮观,而“三千”则是用来形容数量之多。
- “意象”指的是事物的表象或形象,而“非一端”则是强调多样性。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海的威严和壮观是无处不在的,它的形象也是多种多样的。
要知霄壤隔,乃在毫釐间。
- 这里的“霄壤”指的是天空和大地之间的距离,而“毫釐间”则是用来形容非常接近的距离。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大海与我们的地球相隔遥远,但实际上它们的联系是如此之近,几乎无法区分。
毕公勤小物,垂训古不刊。
- 这里的“毕公”指的是古代的一位贤人,而“小物”则是指微小的事物或者知识。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位贤人勤奋地学习微小的知识(如诗歌),并将其传授给了后世。
- 这句话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以及传承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