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漏四十馀,疾急不可驻。
役夫昧昏夜,戍柝迷夙暮。
商颂歌悠扬,未足发归趣。
竹径流疏萤,蕉叶泻清露。
咿咿远鸡鸣,蝇声无乃误。

颍川赵琏从予游逾二载,复同夜坐草亭考索理义始至大辛亥十月癸未至皇庆壬子五月癸丑而止。诵讲之馀,时相与步武庭中,倚树凝立,仰观俯察,莫匪佳趣。间以所见辑成韵语得十馀篇。于琏之行书以赠之。

注释:在颍川(今河南登封)学习两年之后,又与赵琏一同坐在草亭里探讨道理和义理直到大辛亥年十月初一才到皇庆元年(1312或1313)五月初三为止。在诵读讲解之余,还常常一起在庭院里散步游玩,倚着一棵树凝神站立,抬头看看,低头看看,没有不是好风景的地方。有时就写些诗句记录这些景物,得到十多篇,写在赵琏的书法上送给他。

【赏析】

此诗为作者与其同学赵琏游学颍上期间所作,记述了作者和友人在颍上的游学生活。全诗以记叙的口吻,生动地描述了作者和友人在颍上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颍上生活的热爱之情。

“宵漏四十馀,疾急不可驻”:夜晚已经过去四十余个时辰,时间过得太快了,不能再停留了。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时间的紧迫感。

“役夫昧昏夜,戍柝迷夙暮”:服役的人在昏暗的夜晚里赶路,戍卫的人在早晨傍晚时分敲着梆子巡逻。这句话描绘出颍上夜晚的景象,表现了颍上生活的艰辛。

“商颂歌悠扬,未足发归趣”:商颂的音乐悠扬动听,但还不能抒发我对家乡的思恋之情。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竹径流疏萤,蕉叶泻清露”:竹林小径上流着稀疏的萤火虫,芭蕉叶上滴着清新的露水。这句话写出了颍上夜晚的美景,表现了作者对颍上夜晚的喜爱。

“咿咿远鸡鸣,蝇声无乃误”:远处传来了鸡鸣声,嗡嗡的声音一定是错误的。这句话写出了颍上清晨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颍上清晨的喜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