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午移舟出隩隈,欢呼走趁百人回。
潮依草岸痕初落,风拗蒲帆影半开。
极浦海门生雾雨,隔江烟树起楼台。
中流湠漫鱼龙过,勇陷危机亦壮哉。
【注释】
西陵渡:今安徽芜湖南,位于长江与青弋江会合处,为古代南北交通要冲。
隩隈(ào wēi):水边弯曲的地方。
欢呼走趁百人回:指船行速度极快,众人争先恐后地追赶船只。
草岸:岸边的草地。
蒲帆:用蒲草编成的帆。
极浦海门生雾雨:指在宽阔的江面上,云雾缭绕,大雨倾盆。
中流湠漫鱼龙过:指江中水流湍急,鱼龙穿梭而过。
湠漫:水流湍急的样子。
勇陷危机亦壮哉:指英勇地冲破险境,也是多么壮烈呀!
【赏析一】
首联写诗人于日午时分,从西陵渡启程出航,船夫们欢呼着,争相划桨,船速如飞。这两句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和船夫们在出发时的欢快情景。“欢呼走趁百人回”,形象地展现了人们急于出发的心情。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人们的精神状态。
颔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江面上的所见所感。“潮依草岸痕初落”,诗人看到潮水刚刚退去,留下了一片草地的痕迹。“风拗蒲帆影半开”,则表现了风吹动蒲帆的情景,给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感觉。
颈联“极浦海门生雾雨”和“隔江烟树起楼台”,进一步描绘了江面景色的壮丽。这里的“雾雨”和“楼台”都是诗人眼中的美景,它们与前面的“草岸”、“风帆”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
尾联“中流湠漫鱼龙过”,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江中。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条条鱼龙在水中穿梭,展现出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勇陷危机亦壮哉”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决心。
【赏析二】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歌。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那个美丽的江南水乡。
首联“日午移舟出隩隈,欢呼走趁百人回”描绘了诗人在日午时分,从西陵渡出发的情景。这里的“日午”指的是太阳正午时分,阳光照射下的江面波光粼粼,显得格外美丽。而“移舟出隩隈”则是指船夫们正在将船只驶出江边的湾口,准备开始新的旅程。这里的“欢呼走趁百人回”则描绘了船夫们欢声雷动、争相划船的情景。他们为了争夺速度,纷纷使尽全力,使得船身如同箭一般向前飞驰。这种紧张而又刺激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激情燃烧的时代。
颔联“潮依草岸痕初落,风拗蒲帆影半开”继续描绘了诗人在江面上所看到的景色。这里的“潮依草岸痕初落”指的是潮水刚刚退去,留下的草地上还留有水迹。而“风拗蒲帆影半开”则描绘了风吹动蒲帆的情景,使得船帆如同被风吹皱的绸缎一般,呈现出一种朦胧而又宁静的美。这里的“草岸”和“蒲帆”都是诗人眼中的美景,它们与后面的“烟雨蒙蒙”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
颈联“极浦海门生雾雨,隔江烟树起楼台”则是对前面景色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极浦海门生雾雨”描绘了江面上弥漫着雾气的景象,而“烟树”则是指远处的山峦和树木,被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显得朦胧而又神秘。这里的“楼台”则是指江对岸的高楼大厦,它们在雾气中若隐若现,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尾联“中流湠漫鱼龙过,勇陷危机亦壮哉”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这里的“中流湠漫”指的是江中的水流湍急,而“鱼龙过”则是指鱼儿和龙在空中自由自在地穿梭。这里的“勇陷危机亦壮哉”则是对诗人自己勇敢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的赞美。这种精神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勇敢和坚韧,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