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镇东南表海邦,玉书金简昔人藏。
云从禹会奔侯国,星列周官奠职方。
已祝洪釐尊社稷,更磨贞勒写文章。
幅员今已同王制,敕使年年摄荐璋。

【注释】

会稽:即今浙江省绍兴市。南镇庙:位于会稽山的南面,祀奉禹王。

巨镇:指会稽山。东南表海邦:会稽在东南面是大海,因此称为“表海邦”。

玉书金简:指古帝王的符册和竹简,这里比喻会稽山的灵迹。昔人:指古代帝王。藏:埋藏在地下。

云从禹会奔侯国:相传大禹会诸侯于涂山(今山东菏泽),涂山之会后,诸侯都归服了舜帝。

星列周官奠职方:周代有分野之说,把全国划分为若干区域,称为“职方”。

已祝洪釐尊社稷:已经尊崇祭祀了大禹。洪:通“弘”,广大、高远的意思。社稷:指土地和人民。

更磨贞勒写文章:又用正直的笔墨记录文章。贞:正直。勒:刻石。

幅员今同王制:现在国土面积同古代周朝一样广阔。

敕使年年摄荐璋:“敕”是皇帝的命令,“使”是使者,“岁”是每年,“摄荐璋”指进献美玉。

【赏析一】

这首诗描写了会稽山的壮丽景象。诗人站在会稽山之巅,俯瞰着祖国的大地。他看到东南面大海茫茫无边,山峦起伏,景色十分壮观,不禁想起当年禹王曾与诸侯在涂山举行会盟,诸侯都归服了舜帝。而今天,人们又在会稽山上祭祀大禹,以表达对大禹的敬仰之情。诗人还看到了天空中的星星,它们按照古人的制度,分布得井然有序,这让人想起了周朝时期的分野制度。此外,诗人还看到了人们进献的宝玉,这些宝玉都是经过雕刻而成的,每一寸都显得珍贵无比。诗人感叹现在的国土面积与古代周朝一样辽阔,而且每年都有使者进献宝玉给皇帝。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

【赏析二】

这首诗描写了会稽山的壮美景色以及人们对大禹的崇敬之情。诗人站在会稽山之巅,放眼望去,只见东南面大海茫茫无边,山峦起伏,景色十分壮观。想到大禹曾在涂山举行过会盟,诸侯们都归服了舜帝。如今人们又在会稽山祭祀大禹,以此来表达对他的敬仰之情。诗人还看到天空中的星星,它们按照古人的制度,分布得井然有序,让人想起了周朝时期的分野制度。此外,诗人还看到了人们进献的宝玉,每一块都被雕刻得精美绝伦,每一寸都显得珍贵无比。最后,诗人感慨现在的国土面积与古代周朝一样辽阔,而且每年都有使者进献宝玉给皇帝。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同时,诗人也借咏颂会稽山的壮美景色来寄托自己的情怀和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