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公口有绮语债,年来不诵西胡经。
宫词在古无师刹,野史于今有赞宁。
劫灰何曾烧汲冢,世祚时闻语塔铃。
林下宁无读书者,梦中应见伍乔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金粟道人诗作的赞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
我们来看看每句话的释义:
- “赖善卿到嘉禾为予作金粟道人诗使濒行曰金粟吟友为元璞尊者胡为无诗走笔一解兼东西白仲铭两宗匠一笑”
- 赖善卿:诗人的朋友
- 嘉禾:地名,位于今浙江省嘉兴市一带,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所在地或诗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 金粟道人:诗人的朋友
- 诗使:使者,指诗人的使者
- 濒行:即将离开
- 曰:说
- 金粟吟友:金粟道人的吟友,即诗人的朋友
- 元璞尊者:元璞(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是一位尊贵的人
- 胡为无诗:为什么没有诗歌?“胡”在古代汉语中有时用作疑问词,表示“为什么”。
- 走笔一解:即挥笔写一首诗来解答这个问题
- 兼东西:指的是同时涉及东方和西方的事物
- 白仲铭:另一位宗匠,即大师
- 一笑:表示对此事的轻松态度
- “琦公口有绮语债,年来不诵西胡经”
- 琦公:可能是诗人的朋友之一,名字不详
- 口有绮语债:指诗人的口才很好,但有时会说出华丽而不实在的话,就像欠了债一样
- 年来不诵西胡经:近年来没有读西方的佛经
- “宫词在古无师刹,野史于今有赞宁”
- 宫词:宫中的诗词歌赋
- 古无师刹:古代没有老师教书的地方
- 野史:民间流传的史书
- 赞宁:可能是一位僧人或学者,负责讲解和解释佛教经典
- “劫灰何曾烧汲冢,世祚时闻语塔铃”
- 劫灰:指战乱之后的痕迹
- 汲冢: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墓地,相传是夏朝帝王大禹埋葬的地方
- 世祚时闻语塔铃:指历史上的王朝更迭,时常听到有关塔铃的传说,如武则天时期修建了一座宝塔,据说每当有人经过时,塔铃就会响动。
- “林下宁无读书者,梦中应见伍乔星”
- 林下:指树林之下,也指隐居之地
- 读书者:指喜欢读书的人
- 伍乔星:可能是诗人的朋友之一的名字,或者是他虚构的人物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朋友金粟道人和元璞尊者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口才和对佛经的理解,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历史的变迁和自己的梦境,表达了自己对现实和理想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给人以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