蔼蔼江东雨后云,碧筠堂上注芳尊。
眉山老去无宾客,番水春生有子孙。
团扇晚凉留翠黛,疏林纤月对黄昏。
问谁吹得参差玉,为斸苍苔向石根。
这首诗的译文是:
江东雨后云气蔼蔼然,碧筠堂上斟满芳尊酒。
眉山老去了没有宾客,番水春生却有子孙。
团扇晚风吹起翠黛纹,疏林纤月对照着黄昏。
谁吹得参差玉笛声,为斸苍苔在石根。
注释:
- 江东雨后云气蔼蔼然:描绘了江东地区在雨后的云朵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 碧筠堂上斟满芳尊酒:碧筠堂是诗人居住的地方,他在这里用美酒招待客人,营造出一种优雅、舒适的氛围。
- 眉山老去了没有宾客:诗人自比为眉山的老去,表示自己已经没有了年轻的活力和热情,无法再像年轻时候那样有宾客光顾。
- 番水春生有子孙:番水是指长江以南的水系,春生意味着春天的到来,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寄寓了自己对子孙后代的美好祝愿。
- 团扇晚风留翠黛,疏林纤月对黄昏:描述了一幅秋天夜晚的画面,团扇上的翠黛色与傍晚的月光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静谧、浪漫的氛围。
- 问谁吹得参差玉,为斸苍苔向石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之情,也暗示了他希望回到故乡的愿望。他希望自己能够像吹箫的人一样,为故乡带来美好的气息和变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和诗人思乡之情的诗歌。诗人以江东雨后的云彩为背景,展现了碧筠堂上斟满芳尊酒的优雅场景。然而,诗人自比为“眉山老去”,表达了自己已经失去了青春活力和热情,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有宾客光临。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寄寓了自己对子孙后代的美好祝愿。最后,诗人通过询问谁能够吹得出参差玉笛声,表达了自己对于故乡的深深怀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生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