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惟思卧白云,一亭万竹喜初闻。
波回晓日鸳鸯并,沙散晴烟翡翠分。
把钓左泉归卫女,乘舟北渚望湘君。
谁能独采薇盈袖,却道高寒思不群。
题解:
《题暖翠亭》是元代诗人虞集所作,描绘了作者在暖翠亭中欣赏自然景色的情景。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译文:
随着年纪的增长,我更渴望在白云之上安眠;走进这座亭子,万竹竞绿,让我倍感喜悦。清晨的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鸳鸯相伴,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沙洲上的晴烟与翡翠般的水色相映成趣,分外妖娆。我手持钓竿垂钓于左泉边,心中默念着卫女的故事,仿佛置身于古代。驾舟北渚,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思念湘君的身影。谁能像我一样独自采摘薇草,将其盈袖而归?然而,我却感慨自己高洁独立,不群寻常人。
赏析:
首句“老去惟思卧白云”,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随着年岁的增长,作者渴望摆脱尘世纷扰,追求一种静谧的生活状态。这种心境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次句“一亭万竹喜初闻”描绘了亭中的美景。这里的“一亭”指的是暖翠亭,“万竹”则形容竹子众多,生机勃勃。诗中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亭中的竹林描绘得如诗如画,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
三、四句“波回晓日鸳鸯并,沙散晴烟翡翠分”则是对自然景观的进一步描绘。晨曦中的阳光透过水面,形成一片片波纹;鸳鸯在湖面上翩翩起舞,宛如一对对恋人;沙滩上的晴烟与水色交相辉映,仿佛翡翠一般晶莹剔透。这几句诗通过对光线、色彩的巧妙运用,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五、六句“把钓左泉归卫女,乘舟北渚望湘君”则转向了人物描写。诗人手持钓竿,站在左泉旁,似乎在回忆着卫女的事迹;他乘坐小舟,向北渚的方向眺望,心中充满了对湘君的思念之情。这两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性格特点,也增添了诗歌的浪漫气息。
最后两句“谁能独采薇盈袖,却道高寒思不群”表达了诗人的高洁情怀。他自比为独自采摘薇草的人,虽然只有一袖之长,却依然能够坚守自己的高洁品质;而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拥有与众不同的思考方式和情感世界。这里既体现了诗人的自信与骄傲,又展示了其独特的个性魅力。
《题暖翠亭》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七言律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和人物形象的精心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独特个性的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读者提供了一次美的享受和情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