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莓苔数丈身,文章曾见百年人。
吁嗟一代兴王盛,付托诸公制作新。
坰野有诗皆在鲁,泰山无刻更先秦。
凤麟一去无消息,空使驽骀愧后尘。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咏史抒怀,抒发对人才的渴求之情。“别国史院敕峰石”是全诗的第一联,此句为起首,以“别国”二字总领下句。“秋雨莓苔数丈身”,言其年代久远,历经风雨侵蚀,但仍然屹立在原地,没有改变,这既写出了石的古老,也暗寓了人的渺小。接着写“文章曾见百年人”。“文章”指碑文,“百年人”指石刻上的碑文,说明这块石碑上刻有前朝文人学士的名字和事迹。

“吁嗟一代兴王盛,付托诸公制作新。”第二联承接上联,感叹一代兴盛的帝王。这里说,前朝帝王们把治理天下的重任交给了贤能的人,而这些人却能够创造新的历史。

“坰野有诗皆在鲁,泰山无刻更先秦。”“坰野”泛指郊野之地,“鲁”指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此处代指古代文化名邦。这句意谓,在鲁国郊外的田野里到处都有孔子留下的诗句,而泰山却找不到古人所刻的痕迹。这两句是说,古代的文化名人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名言,而他们的诗文却早已被岁月磨灭。

“凤麟一去无消息,空使驽骀愧后尘。”第三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感叹人才的逝去。“凤麟”,传说中凤凰与麒麟都是吉祥之鸟,它们一去就再也不会回来了。“驽骀”,即劣马,比喻庸人、无能之人。这两句是说,凤麟这样的神异之物一旦离去就没有了消息,而平庸的人却还活在世上,这真是让那些碌碌无为的庸才感到惭愧。

【答案】

①第一联:秋天的细雨冲刷着莓苔生长出几尺多高,那上面刻着的是几百年前人们的文章。②第二联:一代兴盛的帝王把治理国家的大任交给了贤能的人,他们却创造出了崭新的历史。③第三联:古往今来许多杰出的人物都留在了鲁国的郊外田野,而泰山上却没有留下古人刻石的遗迹。④第四联:像凤凰麒麟这样神异的东西已经飞走了再也不会再回来,而那些庸碌无能的人还在世上生活。⑤赏析:这首诗是借咏巨石来抒写自己的感慨的。首联写巨石历尽沧桑仍屹立不倒;颔联赞美前代帝王重用贤能之士开创盛业;颈联写当今社会英才辈出,而一些庸才仍在世上苟活;尾联则以凤凰麒麟的消失作结,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的失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