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长忆蜀西郊,屡卜归休自折茅。
司马檄传惊父老,少陵诗苦入神交。
山多美竹深宜屋,江有嘉鱼远致庖。
乞得闲身当及早,尧时原自有由巢。

诗句赏析:

  1. 草堂长忆蜀西郊,屡卜归休自折茅
  • 意象与情感: 这句诗通过“草堂长忆”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怀念。诗人反复提及“归休”和“自折茅”,显示出一种回归自然、寻求内心宁静的愿望。
  • 文化背景: “草堂”在中国古代多指文人雅居,此处可能指的是诗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而“蜀西郊”则可能是指成都附近的某个风景优美的地区。
  1. 司马檄传惊父老,少陵诗苦入神交
  • 意象与情感: 此句中的“司马檄”可能是指某次紧急的军事征召,而“惊父老”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少陵诗”则指的是杜甫,他的作品深刻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残酷。
  • 文化背景: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以深刻的社会批判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著称。《司马檄》可能是针对当时的某项政治事件,而诗人对此感到震惊。
  1. 山多美竹深宜屋,江有嘉鱼远致庖
  • 意象与情感: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环境,山间的竹林和江上的嘉鱼都是美好自然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文化背景: 竹林代表着清高和远离尘嚣的理想状态,而江鱼则象征着丰饶和富足。这种描绘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环境和食物来源的重视。
  1. 乞得闲身当及早,尧时原自有由巢
  • 意象与情感: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古代贤君尧帝治理天下理念的认同。通过“乞得闲身”展现了诗人对于摆脱世俗纷扰的强烈愿望。
  • 文化背景: “尧时”通常指代太平盛世,尧帝被后世视为圣明之君。这里的“自有由巢”可能指的是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或理想的治国之道。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对时代动荡的担忧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它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于山水之美、自然和谐以及道德伦理的重视。通过欣赏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