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落江心正,人行岸脚斜。
祠神过水府,倚棹近渔家。
饮啄宜沙鸟,漂流愧客槎。
戍兵严警逻,为报上京华。

昌邑山

水落江心正,人行岸脚斜。

祠神过水府,倚棹近渔家。

饮啄宜沙鸟,漂流愧客槎。

戍兵严警逻,为报上京华。

注释:

  1. 水落江心正,人行岸脚斜:水位低落,江中心显得特别宁静,人们行走在岸边时脚步斜向一边。
  2. 祠神过水府,倚棹近渔家:祭祀神灵通过水府(指江中),靠近渔船。
  3. 饮啄宜沙鸟,漂流愧客槎:捕鱼吃食适宜沙洲上的小鸟,漂流的船感到惭愧因为缺少了乘客。
  4. 戍兵严警逻,为报上京华:守边的士兵严肃地巡逻警戒,为了回报京师(指朝廷或皇帝)。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交织在一起的七言律诗。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首联“水落江心正,人行岸脚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景。水位低落,江中心显得特别宁静,人们行走在岸边时脚步斜向一边。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颔联“祠神过水府,倚棹近渔家”则转向了人文活动。诗人祭祀神灵通过水府(指江中),靠近渔船。这句诗描绘了渔民的生活场景,以及他们在祭祀活动中的角色和地位。
    颈联“饮啄宜沙鸟,漂流愧客槎”进一步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捕鱼吃食适宜沙洲上的小鸟,漂流的船感到惭愧因为缺少了乘客。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活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尾联“戍兵严警逻,为报上京华”则回归到了主题。守边的士兵严肃地巡逻警戒,为了回报京师(指朝廷或皇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和担当。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和责任感。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启示,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