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夕扁舟系,南康一水遥。
角声云外响,灯影浪中摇。
漂泊怜衰鬓,讴歌答圣朝。
北风阻行色,明发待齐桡。
《夜泊南康》
向夕扁舟系,南康一水遥。
角声云外响,灯影浪中摇。
漂泊怜衰鬓,讴歌答圣朝。
北风阻行色,明发待齐桡。
释义:傍晚时分,我把船系好后,南康的江水显得如此遥远。从远处传来的号角声在天空之外回荡,而江中的灯光摇曳着,如同在水中飘摇。我因为漂泊而怜悯自己的衰老之鬓,为了歌颂而回答圣朝。可是北风吹来,阻挡了我的行程,我只能等待明天早上继续航行。
向夕扁舟系,南康一水遥。
角声云外响,灯影浪中摇。
漂泊怜衰鬓,讴歌答圣朝。
北风阻行色,明发待齐桡。
《夜泊南康》
向夕扁舟系,南康一水遥。
角声云外响,灯影浪中摇。
漂泊怜衰鬓,讴歌答圣朝。
北风阻行色,明发待齐桡。
释义:傍晚时分,我把船系好后,南康的江水显得如此遥远。从远处传来的号角声在天空之外回荡,而江中的灯光摇曳着,如同在水中飘摇。我因为漂泊而怜悯自己的衰老之鬓,为了歌颂而回答圣朝。可是北风吹来,阻挡了我的行程,我只能等待明天早上继续航行。
【注释】 姚子深:指唐代诗人姚合,字具之,号逸人,陕州峡石(今河南灵宝)人。曾官监察御史、左司郎中等职。他与白居易友善,是中唐著名诗人之一,有《姚江集》。娄良器:即娄机,唐代诗人,曾任国子监主簿、秘书省正字等职,有文集十卷。这首诗是姚合写给他的。 渊明:指东晋陶渊明。陶渊明(365—427),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东晋末年诗人。因不愿为官而弃官归隐田园,后世称“田园诗人”。
解析与赏析 第一句 - 关键词: "勤" - 译文: 人们的生命在于勤劳,只有通过勤劳才能不缺乏资源。 - 注释: 这是对“民生在勤”的进一步阐释,强调了勤劳对于维持生活的重要性。 第二句 - 关键词: "古人" - 译文: 我思考古代的人,他们确实符合我的理想。 - 注释: 通过回顾历史上的智者和贤者,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道德和理想的追求。 第三句 - 关键词: "乾乾" - 译文:
诗句一:春光淡淡春风起,百啭黄鹂宫树里。 - 注释:《题杨妃出浴图》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宫中黄鹂的鸣叫,展现了宫廷的宁静与和谐。 - 赏析: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春日的宫殿之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诗句二:宫中妃子绣罗衣,晴来出浴温泉水。 - 注释:描述了宫中妃子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穿着华丽的罗衣,到温泉中沐浴的情景。 - 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人生在勤,勤乃可逸 - 这句话意味着通过勤奋工作可以获得悠闲的生活。勤劳是达到安逸生活的手段,暗示了通过不懈努力可以达到心灵的放松。 2. 动静有常,起处获吉 - 这里讲述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即无论何时何地(动静),都有其特定的规律,并且遵循这些规律行动的人最终会得到好运(获得吉)。 3. 怀哉尔祖,善行美质 - 表达了对先人(尔祖)的敬仰和赞美
【注释】 乾坤清气:天地之间,清新之气。 钟:聚集。 幽兰:指幽居的兰花。 虚室生风:指空灵洁净的居室中自然生出清风。 孰能比之:谁能比拟? 君子之德:指君子的品德。 薰陶以成:被熏陶而成。 我铭斯堂:我为这座堂宇作铭文。 世守幽贞:世代维护着清高贞洁。 【赏析】 这首《兰雪堂铭》,是作者为自己建造的兰雪堂所作的一篇铭文,表现了作者对“君子”品德的推崇及自己追求“君子”品德的决心和愿望。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主题的把握与分析。解答时,先理解全诗的意思,明确其主旨大意;然后结合重点诗句进行分析,最后对诗歌进行赏析,注意抓住关键句和重点词。本题考查“钟山赋”的赏析。首先明确“钟山赋”的主题是赞颂明太祖的功德,颂扬大明江山,表达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接着明确“钟山赋”的写作背景: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在钟山举行盛大祭祀天地的典礼
太白墓 呜呼李太白,今古诗之豪。 心胸自可小溟渤,富贵何如轻羽毛。 平生所乐在诗酒,醉来笔涌春江涛。 贵妃捧砚足荣宠,天子赐之宫锦袍。 风流既往不复见,残膏剩馥沾吾曹。 吾曹碌碌不足数,采石江头拜诗祖。 当年捉月事渺茫,千载清风一抔土。 即李白,唐代著名诗人。今古,指今天的人们和古代的文人墨客。豪,指杰出的才气。心胸自可小溟渤,心胸可以像大海一样宽广。富贵何如轻羽毛,财富如羽毛般轻盈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诗歌,从诗中找出可以表现情感的词或句子,然后加以分析,最后再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作答。本题要求考生逐句释义。 “小年曾读共姜自誓篇”:年轻时我读过《诗经》中的《卫风·硕人》这首诗。 “使我敬之神凛然”:这首诗让我十分崇敬,它令我敬畏不已。 “只今廖氏有恒德”:如今这个家族有了恒久的道德品质。 “姓名千载同流传”
馆市巡检刘时中摄新淦县事有政声于其还镇诗以美之 将军英妙年,神采照白玉。 紫禁曾依日月光,青云早展骅骝足。 翠屏西下淦水东,驿路迢迢当要冲。 我皇开国慎防御,子复领镇持刀弓。 到官从容仅一载,鼓角楼新民俗改。 夜月山中虎豹藏,春风陌上桑麻蔼。 居民外户夜不扃,行旅往来能送迎。 三乡父老服政令,五岁儿童知姓名。 前年金川乏牧守,点行悍卒喧腾久。 城里居民日夜愁,妻子难全况鸡狗。 将军政绩大府闻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九江口 - 九江口:指的是长江入海口附近的九江市附近,这里江水汇聚,风景壮丽。 2. 路出九江口 - 路出九江口:描述诗人从九江市的某个地方出发,踏上前往远方的道路。 3. 山瞻五老峰 - 山瞻五老峰:五老峰位于庐山南面,是庐山最著名且最高的山峰之一,诗人站在高处远望,景色壮丽。 4. 天高飞鹳鹤 - 天高飞鹳鹤:鹳鹤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象征着长寿和吉祥
昌邑山 水落江心正,人行岸脚斜。 祠神过水府,倚棹近渔家。 饮啄宜沙鸟,漂流愧客槎。 戍兵严警逻,为报上京华。 注释: 1. 水落江心正,人行岸脚斜:水位低落,江中心显得特别宁静,人们行走在岸边时脚步斜向一边。 2. 祠神过水府,倚棹近渔家:祭祀神灵通过水府(指江中),靠近渔船。 3. 饮啄宜沙鸟,漂流愧客槎:捕鱼吃食适宜沙洲上的小鸟,漂流的船感到惭愧因为缺少了乘客。 4. 戍兵严警逻
注释: 樵舍:山中小屋。江浒:江边。柴门:柴木编成的门。数十家:指几十户人家。驿亭:驿站的亭子。柳树:这里指的是江边的柳树。客棹:旅客的船桨。汀沙:河滩或湖岸的泥沙。岁晏:岁末。风霜肃:风霜交加,气候寒冷。天长:时间长久。道路赊:行程遥远。舟师:船上的人。群老:一群年长的老年人。十日到京华:十天后到达京城。京华:京城。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旅途艰辛和归心似箭的诗歌。诗人以樵舍、柴门
【解析】 1.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前四句描写的是诗人所居的“县舍”。后六句描写的是诗人在湖口与友人同舟畅游的情景。全诗语言清新、明快,充满生活气息。 2.“路斜通柳市”一句,点出地点,写出了作者的行止。“柳市”指临安城外的市场。“挂蒲帆”一句,写出了作者乘船时的情景。“挂蒲帆”,指船帆被风吹得紧贴桅杆上。“异境堪图画”,意思是说:这样的景色真像一幅画。 3.“头白著征衫”一句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1. 山通彭泽县:“山”指的是庐山,“彭泽县”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描绘了庐山的雄伟景色,以及其与彭泽县之间的联系,暗示着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敬畏之情。 2. 天设海门关:这里的“天设”可能是指自然形成的,而“海门关”则是古人为了防御而建造的关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赞叹以及对古代建筑的赞美。 3. 万水潴清浊,千艘渡险艰
【注释】 圣德如天极海涯:圣德高如天空,无边无际。 县公凫舄到荒遐:县公的官服鞋履飘落在荒野之地。 金陵地接二千里:金陵即今南京,地接千里。 紫淦春回十万家:紫淦即今安徽紫阳,春天来临,万家户户喜气洋洋。 案牍庭中飞鸟雀:案牍就是官府公文,庭中飞鸟雀。 弦歌城外种桑麻:弦歌是乐器声,城外种桑麻。 才名不独传京国:才名不仅在京国流传,而且传到了岭南。 庾岭南来众口夸:庾岭在广东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