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通彭泽县,天设海门关。
万水潴清浊,千艘渡险艰。
望洋今日叹,承诏几时还。
欲访陶潜宅,闻风有愧颜。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1. 山通彭泽县:“山”指的是庐山,“彭泽县”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描绘了庐山的雄伟景色,以及其与彭泽县之间的联系,暗示着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敬畏之情。

  2. 天设海门关:这里的“天设”可能是指自然形成的,而“海门关”则是古人为了防御而建造的关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赞叹以及对古代建筑的赞美。

  3. 万水潴清浊,千艘渡险艰:这两句诗描述了长江上的景象。长江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水流湍急,泥沙沉积使得江水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清或浊)。船只在江中行驶,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以及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挑战的思考。

  4. 望洋今日叹,承诏几时还: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感叹。他看到大海的时候会感到惊叹,但同时也意识到自己无法摆脱命运的束缚,无法回到过去的生活。这里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感慨。

  5. 欲访陶潜宅,闻风有愧颜: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人陶渊明的仰慕之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以田园生活为题材,写出了许多传世佳作。然而,当诗人听到有关陶渊明的消息时,感到有些羞愧,因为他觉得自己没有达到陶渊明的境界。

赏析:这首诗是李白对自己生活经历的一种反思。他通过描绘庐山的美景、长江的壮阔以及生活中的艰难和无奈,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类命运的感慨。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如陶渊明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未能达到理想境界的遗憾。这首诗既展现了李白的豪放不羁的个性,又体现了他的深沉内敛的一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