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德如天极海涯,县公凫舄到荒遐。
金陵地接二千里,紫淦春回十万家。
案牍庭中飞鸟雀,弦歌城外种桑麻。
才名不独传京国,庾岭南来众口夸。

【注释】

圣德如天极海涯:圣德高如天空,无边无际。

县公凫舄到荒遐:县公的官服鞋履飘落在荒野之地。

金陵地接二千里:金陵即今南京,地接千里。

紫淦春回十万家:紫淦即今安徽紫阳,春天来临,万家户户喜气洋洋。

案牍庭中飞鸟雀:案牍就是官府公文,庭中飞鸟雀。

弦歌城外种桑麻:弦歌是乐器声,城外种桑麻。

才名不独传京国:才名不仅在京国流传,而且传到了岭南。

庾岭南来众口夸:庾岭在广东南雄,南来的人都说美新赣曹明府好。

【赏析】

这首诗写景抒情,赞美了美新赣曹明府政绩卓越、才名远扬的美政。

首句“圣德如天极海涯”,以高度的概括和比喻,赞美其德望高如天空,无边无际。接着用“县公凫舄到荒遐”,形容其来到边远的荒僻之地,为当地带来治理和发展。

颔联描绘了当地的繁荣景象。“金陵地接二千里,紫淦春回十万家”。金陵(今南京)地接千里,紫淦春回,意味着当地人民生活富裕、安居乐业。

颈联描写曹明府在政务之余,关注民生。“案牍庭中飞鸟雀,弦歌城外种桑麻”。他处理政务时如鸟儿一般轻盈自在,而闲暇时则与百姓一起劳作,关心他们的生计。

尾联直接点明了主题,称赞其为政清廉,才名远扬。“才名不独传京国,庾岭南来众口夸”。他的政绩不仅在京国流传,而且传到了南方的岭南地区。

整首诗通过对美新赣曹明府的赞美,展示了其高洁的品质和卓越的才能,表达了对美好社会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