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为客厌风沙,长啸归来鹿引车。
楼上一帘青嶂雨,洞中千树碧桃花。
携琴每访神仙宅,纳履曾辞富贵家。
可叹别离经岁月,寄书长是隔烟霞。

【注释】:

1.玉笥山:在江西丰城东北。

2.厌(yě):厌倦。

3.长啸:长声呼喊。

4.引车:拉车,驾车。

5.青嶂雨:青色的山峦间飞洒的雨丝。

6.洞中千树碧桃花:指仙人居处的深山之中,有如桃花盛开。

7.神仙宅:仙人居住的地方。

8.纳履(nà lǚ):穿鞋,比喻辞官归隐。

9.可叹别离经岁月:感叹分离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10.隔烟霞:隔着烟雾和彩霞。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寄给朋友毛弘济的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离别的感慨。全诗通过描绘玉笥山的美景、自己对仙家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与朋友之间的友情,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宁静的生活态度。

第一句“昔年为客厌风沙,长啸归来鹿引车。”诗人回忆了早年离家在外时所经历的种种风沙苦楚,但最终选择长啸归来,享受宁静的生活。这里的“风沙”象征着世间的纷扰和痛苦,而“长啸归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第二句“楼上一帘青嶂雨,洞中千树碧桃花。”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楼阁上的一帘青翠欲滴的雨景,山中的千树桃花盛开。这里的“青嶂雨”和“碧桃花”都是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然。

第三句“携琴每访神仙宅,纳履曾辞富贵家。”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仙境的向往,经常携带琴书前往寻找仙人居住的地方,同时也曾经辞别富贵之家,寻求一种更为纯粹的生活。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看淡,追求精神境界提升的情怀。

第四句“可叹别离经岁月,寄书长是隔烟霞。”诗人感叹与朋友的分离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尽管彼此相隔遥远,但诗人依然坚持给朋友写信,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这里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向往以及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理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