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中小有天,华亭缥缈来飞仙。
石潭今古浴明月,源水日夜流清川。
松杉云表自郁郁,兰菊霜后犹鲜鲜。
天生好景入图画,何时登览陪诸贤。
【注释】
廖氏池:指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边修建的别墅。邓伯明:字君实,成都人,唐德宗时进士,官至尚书左仆射。此诗为杜甫在成都时所作。小有天:指龙门山。华亭:指四川的华阳县。飞仙:仙人飞翔。石潭:指石犀池。源水:指浣花溪水。松杉云表:指苍翠的树木耸立云端。兰菊霜后犹鲜鲜:指兰草和菊花在寒霜中仍生机勃勃。天生好景:指自然风光如画。
【赏析】
这是一首咏赞成都浣花溪边古宅美景之作。
首联写浣花溪边的自然风光,“龙门”、“飞仙”,是说龙门山上云雾缭绕,宛若仙境。“石潭”、“月”、 “清川”,是说石犀池旁,月色皎洁,溪水潺潺。这两句写景,写得空灵飘逸。“松杉云表自郁郁,兰菊霜后犹鲜鲜。”这两句写物,写得清新俊逸。“天生”句与前文“飞仙”相呼应;“入图画”三字,又与后文“登览”四字相呼应。这样一联一意,一气呵成,使全诗浑然一体,无懈可击。
颔联写浣花溪水清澈,源头活流。“松柏云表自郁郁,兰菊霜后犹鲜鲜。”这两句写物,写的也是自然景色。“郁郁”、“鲜鲜”两字,把松柏、兰菊的风姿神韵刻画得栩栩如生。
末联写自己欣赏美景,欲邀友人同赏的心情。“天生好景入图画,何时登览陪诸贤?”这两句直抒胸臆,情调慷慨激昂,表现出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厚谊,也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重游浣花溪的愿望。
这首诗是杜甫到成都之后的作品,是一首描写成都浣花溪风景的佳作。全诗构思巧妙别致,语言清新俊逸,风格豪放洒脱,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的艺术魅力和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