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宗如何齐鲁青,鲁侯昔祭山之灵。
江淮远隔数千里,空山落木看祠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解答理解性默写题目,要求学生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玉笥十咏(曾伯曼命题) 其十 东岳行宫”,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如“玉笥十咏”是七绝的格式,“东岳行宫”是题目。然后根据句子的内容,在平时背诵时加以理解,写出答案。
【答案】
《东岳行宫》
岱宗如何齐鲁青,鲁侯昔祭山之灵。
江淮远隔数千里,空山落木看祠庭。
岱宗如何齐鲁青,鲁侯昔祭山之灵。
江淮远隔数千里,空山落木看祠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解答理解性默写题目,要求学生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玉笥十咏(曾伯曼命题) 其十 东岳行宫”,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如“玉笥十咏”是七绝的格式,“东岳行宫”是题目。然后根据句子的内容,在平时背诵时加以理解,写出答案。
【答案】
《东岳行宫》
岱宗如何齐鲁青,鲁侯昔祭山之灵。
江淮远隔数千里,空山落木看祠庭。
【注释】 姚子深:指唐代诗人姚合,字具之,号逸人,陕州峡石(今河南灵宝)人。曾官监察御史、左司郎中等职。他与白居易友善,是中唐著名诗人之一,有《姚江集》。娄良器:即娄机,唐代诗人,曾任国子监主簿、秘书省正字等职,有文集十卷。这首诗是姚合写给他的。 渊明:指东晋陶渊明。陶渊明(365—427),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东晋末年诗人。因不愿为官而弃官归隐田园,后世称“田园诗人”。
解析与赏析 第一句 - 关键词: "勤" - 译文: 人们的生命在于勤劳,只有通过勤劳才能不缺乏资源。 - 注释: 这是对“民生在勤”的进一步阐释,强调了勤劳对于维持生活的重要性。 第二句 - 关键词: "古人" - 译文: 我思考古代的人,他们确实符合我的理想。 - 注释: 通过回顾历史上的智者和贤者,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道德和理想的追求。 第三句 - 关键词: "乾乾" - 译文:
诗句一:春光淡淡春风起,百啭黄鹂宫树里。 - 注释:《题杨妃出浴图》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宫中黄鹂的鸣叫,展现了宫廷的宁静与和谐。 - 赏析: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春日的宫殿之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诗句二:宫中妃子绣罗衣,晴来出浴温泉水。 - 注释:描述了宫中妃子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穿着华丽的罗衣,到温泉中沐浴的情景。 - 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人生在勤,勤乃可逸 - 这句话意味着通过勤奋工作可以获得悠闲的生活。勤劳是达到安逸生活的手段,暗示了通过不懈努力可以达到心灵的放松。 2. 动静有常,起处获吉 - 这里讲述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即无论何时何地(动静),都有其特定的规律,并且遵循这些规律行动的人最终会得到好运(获得吉)。 3. 怀哉尔祖,善行美质 - 表达了对先人(尔祖)的敬仰和赞美
【注释】 乾坤清气:天地之间,清新之气。 钟:聚集。 幽兰:指幽居的兰花。 虚室生风:指空灵洁净的居室中自然生出清风。 孰能比之:谁能比拟? 君子之德:指君子的品德。 薰陶以成:被熏陶而成。 我铭斯堂:我为这座堂宇作铭文。 世守幽贞:世代维护着清高贞洁。 【赏析】 这首《兰雪堂铭》,是作者为自己建造的兰雪堂所作的一篇铭文,表现了作者对“君子”品德的推崇及自己追求“君子”品德的决心和愿望。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主题的把握与分析。解答时,先理解全诗的意思,明确其主旨大意;然后结合重点诗句进行分析,最后对诗歌进行赏析,注意抓住关键句和重点词。本题考查“钟山赋”的赏析。首先明确“钟山赋”的主题是赞颂明太祖的功德,颂扬大明江山,表达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接着明确“钟山赋”的写作背景: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在钟山举行盛大祭祀天地的典礼
太白墓 呜呼李太白,今古诗之豪。 心胸自可小溟渤,富贵何如轻羽毛。 平生所乐在诗酒,醉来笔涌春江涛。 贵妃捧砚足荣宠,天子赐之宫锦袍。 风流既往不复见,残膏剩馥沾吾曹。 吾曹碌碌不足数,采石江头拜诗祖。 当年捉月事渺茫,千载清风一抔土。 即李白,唐代著名诗人。今古,指今天的人们和古代的文人墨客。豪,指杰出的才气。心胸自可小溟渤,心胸可以像大海一样宽广。富贵何如轻羽毛,财富如羽毛般轻盈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诗歌,从诗中找出可以表现情感的词或句子,然后加以分析,最后再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作答。本题要求考生逐句释义。 “小年曾读共姜自誓篇”:年轻时我读过《诗经》中的《卫风·硕人》这首诗。 “使我敬之神凛然”:这首诗让我十分崇敬,它令我敬畏不已。 “只今廖氏有恒德”:如今这个家族有了恒久的道德品质。 “姓名千载同流传”
馆市巡检刘时中摄新淦县事有政声于其还镇诗以美之 将军英妙年,神采照白玉。 紫禁曾依日月光,青云早展骅骝足。 翠屏西下淦水东,驿路迢迢当要冲。 我皇开国慎防御,子复领镇持刀弓。 到官从容仅一载,鼓角楼新民俗改。 夜月山中虎豹藏,春风陌上桑麻蔼。 居民外户夜不扃,行旅往来能送迎。 三乡父老服政令,五岁儿童知姓名。 前年金川乏牧守,点行悍卒喧腾久。 城里居民日夜愁,妻子难全况鸡狗。 将军政绩大府闻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古怀远的七律。首联点明“化龙”之意,言化龙阁已成废墟;颔联以反问作结,言世无梦登瀛洲之人;颈联写自己因事而倦于尘嚣,偶来松下枕石,天风六月仍如秋意。全诗意境清旷,语言简练,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答案】 译文: 化龙阁已变成废墟,世人不再有登仙梦。 我来此闲卧,偶尔枕石而眠,但觉六月天凉如秋月。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古代仙境的追念与怀想
【注释】 茧溪:一条小溪。下从:顺流而下。 澄练:清澈明亮如同洗练的绸缎。 涵映:映照,反映。 虚舟:空船,比喻心境清静如水。 【译文】 茧溪顺西北方向流淌而下,明月照耀着芦花秋色,秋天的光华反映在水中,就像一匹明亮的绸缎。天地间与我同为一片清波,我仿佛是一只在水面漂浮的空船。 【赏析】 曾伯曼命题的“玉笥十咏”中第八首《茧溪澄练》,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绝句。全诗意境清新、格调高远
注释:谁把白练挂在绝壁之上,飞流直下。上人坐在崖石上,常常听见瀑布水声如同音乐般悦耳。 赏析:这是一首咏景诗。作者通过描绘绵山的瀑布飞流直下的壮丽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首句“谁拖素练千尺长”,以“素练”比喻瀑布,形象生动。颔联“乃是绝壁飞流浪”,则进一步描绘了瀑布的壮观。颈联“上人洗钵坐崖石”,则点出了诗人自己的身份——和尚。尾联“惯闻水乐鸣铿锵”,表达了诗人对瀑布声音的喜爱之情
【注释】 林间楼阁:指山林间的楼阁。 小涧:山间小溪。 抱琴来此访仙家:抱着琴来到这里,是想寻找一位仙人。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作者游赏山水的愉悦心情。 首句“林间楼阁护烟霞,门外山童扫落花”。在茂密的树林中间,有一座座楼阁,它们仿佛是仙女们居住的地方,被缭绕的烟雾和美丽的霞光所包围。而在门外,一群天真烂漫的山童正在清扫着飘落在花瓣上的落叶。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景象
【注释】 1. 题昭君图:为昭君出塞的画题词。2. 一曲琵琶:指昭君和亲时弹奏《胡笳十八拍》的乐曲,曲中有“千种恨”的哀怨之情。3. 百年图画:指昭君画像。4. 君王:指唐玄宗,因宠幸杨贵妃而听信谗言,致使王昭君被遣嫁匈奴,有负于她。5. 海宇:指天下、全国或整个天地。6. 奠安:安定。7.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借题昭君画像,抒发了对君王无端听信谗言、使王昭君远离家乡
闲居 一林修竹满庭阴,四壁图书太古心。 俯仰乾坤观物理,悠然鱼鸟自飞沉。 注释:竹林中一片宁静的景象,四壁书架满是古籍,我仿佛回到了古代。观察天地间万物的运行规律和物理原理,心情舒畅自在。悠闲地观赏鱼儿和鸟儿在水中自由地翱翔,它们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诗人闲静读书的诗。首联写“一林修竹满庭阴”描绘了一幅幽静的读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