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日凋丧,斯人慕淳风。
喧嚣厌城市,结宇云萝中。
户牖不丹垩,门闾任蒿蓬。
但知琴书乐,宁忧箪瓢空。
来往有贤士,品题多钜公。
清风动修竹,白云在高松。
终始慎一素,令誉垂无穷。
注释:
- 古道日凋丧,斯人慕淳风。
- “古道”指的是古老的道路,这里用来比喻传统的美德和道德风尚。
- “凋丧”意味着衰败、衰退。
- “斯人”指这些人或这个群体。
- “慕淳风”表示向往纯正的风气或道德。
- 喧嚣厌城市,结宇云萝中。
- “喧嚣”形容城市中的嘈杂和繁忙。
- “厌”表示厌倦,不愿意。
- “城市”通常指现代都市环境。
- “云萝”是形容自然景象的词汇,可能是指云雾缭绕的山间小屋。
- 户牖不丹垩,门闾任蒿蓬。
- “户牖”泛指门户,窗户等入口通道。
- “丹垩”古代用作涂饰的材料,这里指涂抹。
- “闾”即里巷,这里指家。
- 但知琴书乐,宁忧箪瓢空。
- “琴书”指的是琴与书,常用来比喻文人雅士的生活内容。
- “箪瓢”是古代学者使用的容器,这里指生活必需品。
- 来往有贤士,品题多钜公。
- “往来”指人来人往,交流频繁。
- “贤士”指有才德的人。
- “品题”指评论、评价。
- 清风动修竹,白云在高松。
- “清风”指的是自然界的清风吹拂。
- “修竹”长而直的竹子,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坚韧的品质。
- 终始慎一素,令誉垂无穷。
- “终始”指始终、始终如一。
- “令誉”好的名声。
-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隐士在远离喧嚣的城市,居住在云雾缭绕的山林之中,过着简朴而自得其乐的生活。他深知琴书之乐,并不担忧物质匮乏;他往来于贤士之间,受到众人的赞赏;他身处高山之下的竹林和松树之中,享受着自然的清风和白云;他始终保持一颗纯净的心,使得他的声誉得以长久流传。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高尚品质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