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世谁不老,既老何必悲。
但恨减情思,未成千首诗。
前瞻愧苏李,后企师陶韦。
吐辞无诠次,醉里聊书之。
君听樵人笛,信口云中吹。

【赏析】

这是一首自遣诗。诗人慨叹自己年老多病,生不逢时,壮志难酬,因此感到十分悲伤和苦闷,于是借写诗来排遣心中的愁绪。

首联点明题旨。“觉衰自遣”,即自觉衰老而自我解脱。开头两句,就表达了这种感受。这两句是全诗的纲,其他七句都是围绕它来写的。

颔联承上启下,承接首联而来。前一句用典。“苏李”,见《汉书·苏武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中,益穷困,胡人留欲杀之。……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后一句用典。“陶韦”,见《南史·隐逸传》载:“陶潜字渊明,少有高才,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后归田园躬耕陇亩,好读书……又自作赞曰:‘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既出世,遗其世名;无荣华,保真性;爱实性,求易懒。”此二典,都表明了诗人不愿为俗尘所役、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颈联写自己对前人的景仰。“前瞻愧苏李”,说自己虽想仿效古人,却自愧不如。“后企师陶韦”,则是说自己也想学习陶潜、范晔等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两句,表现了诗人不甘沉沦的豪情,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生活的一种不满情绪。

尾联写自己醉心于吟诗写作的乐趣中。“吐辞无诠次,醉里聊书之”,意思是说:虽然我的文章没有什么深奥的思想和高妙的语言,但是,在酒醉之中,我还是随意地写了下来。这两句,一方面表明诗人对文学创作的自信,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因年事已高、才华不振而产生的悲凉心情。

这首诗是诗人在年迈体衰之时所作,所以,从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有些消极的情绪,实际上,却是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