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花何亭亭,性洁出涟漪。
其香远逾清,亵玩非所宜。
物有君子操,人岂不如之。
彼哉誉昌宗,我独思濂溪。

【解析】

“莲”是全诗的标题。“幽花何亭亭,性洁出涟漪”,写莲花的亭亭玉立和出污泥而不染的特性。“其香远逾清”,以“香”字点明莲之高洁,又以“远逾清”表明其高洁之至。“亵玩非所宜”,“亵玩”是轻慢玩弄的意思。“物有君子操,人岂不如之”,这是说,莲花虽然高洁,但它不是人,它不能像人那样有道德修养,所以人不可以亵玩它。“彼哉誉昌宗”,昌宗是指东汉末年的祢衡,祢衡很有才气但性情狂傲,被曹操杀了,所以此处以之比喻那些没有节操的人。“我独思濂溪”,濂溪指周敦颐,周敦颐是理学的开创者之一,主张心学,认为只有内心纯洁才能与天理相合,所以这里说自己只思念他。

【答案】

这首诗是作者自喻之作,诗人以莲比己,抒发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风亮节。

首句“幽花何亭亭”,描写了荷花亭亭玉立的形态,突出了它的高雅。“性洁出涟漪”,写出了莲不沾尘垢的品格。

次句“其香远逾清”,突出了莲的芬芳清香。“亵玩非所宜”,“亵玩”是轻慢地玩弄,指出了人们不应轻慢对待莲,因为莲虽美却不可以亵玩。

后两句“物有君子操,人岂不如之”“彼哉誉昌宗,我独思濂溪”,以莲比己,说自己虽然也具有君子的品德,但更应该保持自己的清白。以昌宗自比,说自己即使有才气也不该为权贵所屈,而应该像周敦颐那样洁身自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