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子扬舲之甬东,慈湖应与暮潮通。
豚吹野岸杨花白,鸠食桑林椹子红。
遗老应传羲易说,先民谁继日钞功?
东吴寓叟头全白,目送孤云没断鸿。
【赏析】
此诗首联写季山甫乘船离开慈湖,慈湖应与暮潮通;颔联写豚吹野岸杨花白,鸠食桑林椹子红;颈联写遗老应传羲易说,先民谁继日钞功;尾联写东吴寓叟头全白,目送孤云没断鸿。全诗以景托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季子扬舲之甬东,慈湖应与暮潮通。
豚吹野岸杨花白,鸠食桑林椹子红。
遗老应传羲易说,先民谁继日钞功?
东吴寓叟头全白,目送孤云没断鸿。
【赏析】
此诗首联写季山甫乘船离开慈湖,慈湖应与暮潮通;颔联写豚吹野岸杨花白,鸠食桑林椹子红;颈联写遗老应传羲易说,先民谁继日钞功;尾联写东吴寓叟头全白,目送孤云没断鸿。全诗以景托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诗句与译文对照表: | 第1-5句 | 注释 | |:--------:|:----------------------------------------------------------:| | 春晖,美华孝子也 | “春晖”是春天的阳光,象征着温暖和希望。“美华孝子”指的是孝顺的儿子
【注释】 吴桓王墓:指吴国君主夫差。夫差是春秋时期著名的诸侯,在位期间曾率军攻伐楚国。后被越王勾践打败,被迫自杀。 盘门:古城墙名,又名虎圈门。南郭边:即城南。 玉凫久化土:玉凫,一种神兽,形状像鸭,全身有五彩羽毛。化土:化为泥土。 石上赤乌犹纪年:石上刻着的“赤乌”二字,记录了这一年的时间。赤乌,古代传说中鸟的颜色,这里指代年份。 寒食:即清明节。 东风满地飘榆钱:寒食时节,人们扫墓祭祀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栖霞岭南湖水阴,墓木两株高百寻。 - 注释:在栖霞岭南的湖边,有一座墓地,墓前的树木高达百寻。 - 译文:在栖霞岭的南面湖畔,有座墓地,墓旁的两棵大树高耸入云,达到百丈之高。 2. 鬼神撝护霜雪干,日夜怒号风雨音。 - 注释:这些树木仿佛是神灵所守护的,即使是霜雪也无法使其凋零,它们日夜发出雷鸣般的声响,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 译文:仿佛是神灵守护的树
【解析】 1. “书画舫小集分韵得春字”中“书画舫”是船名,“小集”是聚会的地点,“分韵得春字”是诗题。 2. 此句下注释:作者在书画舫上与友人小聚,并分韵赋诗。 3. 译文:雪舫夜寒虹贯日,溪亭腊尽柳含春。 赏析:此联以“雪”、“虹”为比,描绘了一幅雪后江天一色的壮美景象,又借“冬去春来”之意,点出时序已至早春,烘托出一种闲适愉悦的氛围。 4. 译文:将军结发开全武,隐者逃名愧子真。 赏析
卑栖拙谋身,旷望时纵目。 山气晓亦佳,烧痕晴自绿。 轹金扳松屑,解缨濯岩瀑。 幽怀良自怡,谁云有延促? 注释: 卑栖拙谋身:安于简陋的居所,过着朴素的生活。卑栖,指安于低贱的地位;拙谋,指不追求功名利禄;身,指自身。旷望:放眼远眺,眺望。 山气晓亦佳:清晨的山间气息也是美好的。山气,指山中清新的空气;晓,指早晨;佳,美好。烧痕:指山间的残火痕迹。 轹金扳松屑:用脚踩碎松针。轹金,踩碎金子
这首诗是《竹夫人》,作者不详。诗中通过描绘竹夫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之情。 首句“墨台有淑媛,不嫁敛眉妩”,描绘了竹夫人的美貌。墨台有淑媛,指的是墨台有一位贤淑的女子,不嫁敛眉妩,意思是她不嫁作妇人,保持自己的美丽和气质。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竹夫人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次句“江南夏六月,火五金伏土。”描绘了江南夏季的景象。火五金伏土,意指江南夏季炎热,万物生长
夏驾湖 吴王城西夏驾湖,至今草木青扶疏。 想见吴王来避暑,后宫濯濯千芙蕖。 酣红矗翠总殊绝,谁似西施天下无? 西施醉凭水窗睡,曼衍鱼龙张水戏。 月上湖头王醉醒,归舟莲炬繁如星。 不知拥扇暍人者,日夜窥吴不暂舍。 注释: 1. 夏驾湖:指吴王城附近的西湖。 2. 吴王城:指吴国的都城,今江苏省苏州市。 3. 西夏驾湖:指在吴王城中的湖泊,与吴王城相连,是吴王的避暑胜地。 4. 草木青扶疏
山居图二首其二 惟是安僻境,本非薄荣名。松根听泉坐,溪边看云行。夜雨下黄叶,春风开紫荆。物理有代谢,古人谁独生? 注释: - 安僻境:居住在偏僻的地方。 - 本非薄荣名:本来不是为了追求名誉而生活。 - 松根听泉坐:在松树下静静地听着泉水的声音坐下。 - 溪边看云行:沿着溪边的小路欣赏云彩的流动。 - 夜雨下黄叶:晚上的雨声伴随着黄色的树叶飘落。 - 春风开紫荆:春风中紫荆花盛开的景象。 -
注释: 姑苏台:位于苏州城西,是吴王夫差的行宫。 城西高台高百尺,传是吴王旧游迹:城西有一座高高的台子,据说是吴王夫差曾经游玩过的地方。 百花正开西子醉,明月芳洲照清夕:在盛开的百花丛中,西施仿佛陶醉了一般,而皎洁的月光映照着美丽的湖泽,照亮了宁静的夜晚。 娇颜如花醉王侧,城上乌啼晓星白:西施的美貌如同盛开的花朵一样让人陶醉,而城上的乌鸦也在清晨的阳光下鸣叫,发出清脆的声音。 歌鼓声消醉未消
凌波仙 迢迢湘浦秋,盈盈洛川月。 镜空离鸾舞,天远孤鸿灭。 木叶向人下,瑶草带愁折。 有怀无由寄,琴心谩三叠。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迢迢湘浦秋”: “迢迢”意为遥远,表达了秋天时节湘江之水的深远和辽远。湘浦是湖南的一个著名湖泊,秋季时水面显得格外辽阔。 2. “盈盈洛川月”: “盈盈”形容月光明亮清澈,洛川指的是洛阳附近的一个美丽湖泊,月光在这里显得更加柔和和宁静。 3.
《送乐鼎仪归东平》 岱宗高入帝青寒,策马东归不厌看。 一变便兴周礼乐,两生那识汉衣冠? 雨休树下碑仍在,云起封中玉未刊。 更上灵光殿基望,冥冥鸿鹄有修翰。 注释: 岱宗:泰山的美称,古人以泰山为五岳之首,所以尊称为“岱宗”。帝青:指天空的颜色。 策马:骑着马。归:回去。不厌看:不嫌烦琐。 一变:这里指乐鼎仪的变化。便:就。兴:产生。周礼:指周代的礼乐制度。汉衣冠:指汉代的服饰。两生:两个朝代的人
诗句翻译:娟娟的月亮从敬亭山升起,照亮了竹林和树木。 译文: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敬亭山,照亮了那片竹林和那些树木。 注释:娟娟,明亮的样子;敬亭山,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曾照,照亮之意;书声,指读书的声音;竹树间,指竹林和树木之间。澹墨何须题雁塔,表示无需在塔上题字,因为已经足够明显。扁舟先已过龙湾,意味着小船已经过了龙湾。仙人观阙云端见,帝子笙箫月下还,描述仙人在云端观赏的景象
注释: 1. 麻姑山下地仙家:麻姑山位于江西上饶,传说为仙女麻姑居住的地方。 2. 谖草春深剩着花:谖草,又称忘忧草,春天花开时,花色似“忘”字。 3. 雊雉逐雌催刈麦:雊雉,即野鸡,雄雉叫时叫声像“雊”。雌雉追逐雄雉以催赶它们去吃麦子,这是古代的习俗。 4. 鸣鸠呼雨课锄瓜:鸣鸠,即布谷鸟,其叫声像“鸠”,古人认为布谷鸟能呼风唤雨。课锄瓜,指用锄头除草。 5. 放歌不厌牛亲饭:放歌
诗意释义: 1. 天平县的魏公祠,位于西望层峦叠嶂之间,草木郁郁葱葱。 2. 在魏公祠下拜祭,以纪念仪刑之臣。 3. 经纶满腹,能够运用谋略扭转乾坤;忧国忧民,时刻不忘朝廷的责任。 4. 异代祭祀遵循古代典礼,故山香火缭绕,神灵降临。 5. 浮云变幻无常,不知其去向在何方?闲听松风和塔铃的对话。 译文: 天平县魏公祠坐落在层峦叠嶂之中,绿意盎然的草木环绕着它。 我在魏公祠下拜祭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至元丁丑夏五,宣城汪叔敬、吴人干寿道、丹丘柯敬仲、国人泰兼善同仆游天平,次往灵岩,有作奉和二首 其二 灵岩涵空阁 - 这是诗的开头,描述了诗人与朋友们一起游览灵岩,并创作了这首诗。 2. 吴王宫阙草萋萋,飞阁重登意转迷。 - 这句诗描绘了吴王宫阙周围的草木茂盛,以及诗人登上飞阁时的迷茫感。 3. 洗砚池边云欲暝,拜郊台上日平西。 - 这里描写了一个宁静的场景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者生活和交往的诗。 注释: - 别来见话幽人屋:自从分别以来,你经常在幽静的小屋中与我谈论诗词。 - 此去当扶野老筇:这次离开后,我将依靠拄着竹杖行走。 - 泾底鱼肥春欲上:泾水底下鱼儿肥美,春天快要到来。 - 墙阴荠嫩雪犹封:墙角的荠菜嫩绿,白雪还未融化。 - 斋庖不轹频炊釜:厨房里食物丰盛,但烹饪时也不打翻锅。 - 山屐应留屡舞踪:山上的鞋应该留下多次跳舞的痕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