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望层峦草木青,魏公祠下拜仪刑。
经纶有策回天地,忧乐无时忘阙庭。
异代蒸尝遵典礼,故山香火下神灵。
浮云变灭知何在?闲听松风语塔铃。

诗意释义:

  1. 天平县的魏公祠,位于西望层峦叠嶂之间,草木郁郁葱葱。
  2. 在魏公祠下拜祭,以纪念仪刑之臣。
  3. 经纶满腹,能够运用谋略扭转乾坤;忧国忧民,时刻不忘朝廷的责任。
  4. 异代祭祀遵循古代典礼,故山香火缭绕,神灵降临。
  5. 浮云变幻无常,不知其去向在何方?闲听松风和塔铃的对话。

译文:
天平县魏公祠坐落在层峦叠嶂之中,绿意盎然的草木环绕着它。
我在魏公祠下拜祭,以纪念那曾经为国家做出过贡献的仪刑之臣。
我虽然已经不能施展经纶之策,但仍然心怀忧虑,时刻不忘为国家分忧。
虽然时代不同,但祭祀的方式仍遵循古代的礼仪,故山上的香火依然旺盛,神灵依旧降临。
天空中的白云变幻莫测,它们不知道会飘向何方,只能在风中消散。
我在这里静静地聆听松树随风摇曳的声音,以及塔铃声声相伴。

注释:

  • 至元丁丑夏五: 至正五年(1345年)夏季的一个日子。
  • 宣城汪叔敬: 汪叔敬,可能是指汪泽民,字叔敬。
  • 吴人干寿道: 吴地的人,可能是干寿道。
  • 丹丘柯敬仲: 丹丘,一个地名或姓氏,柯敬仲,可能是一个人名。
  • 国人泰兼善: 指当地人,可能是泰兼善。
  • : 诗人自谦之词,表示作者自己。
  • 天平魏公祠: 天平县魏公祠,天平县是今安徽滁州境内的历史地名。
  • 层峦草木青: 指山峰苍翠,植被茂盛,层层叠叠。
  • 拜仪刑: 向已逝的仪刑之臣行礼拜谢之意。
  • 经纶有策回天地: 指治理国家有方,能够扭转乾坤。
  • 忧乐无时忘阙庭: 指时刻关注国家的安危,不忘朝廷的责任。
  • 异代蒸尝遵典礼: 指不同朝代的祭祀活动仍然遵循古代的礼仪。
  • 故山香火: 指故山上的香火缭绕。
  • 神灵降临: 指神灵降临到故山之上。
  • 浮云变灭: 形容云彩变幻无常,难以捉摸。
  • 闲听松风语塔铃: 在闲暇之余,听着松树的风声和寺塔上的铃声。

赏析:
这首诗是至正五年夏天,诗人与友人游历天平县魏公祠时的即兴之作。全诗表达了对先贤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国家、社稷的深深忧虑。首联描绘了魏公祠周围的自然景色,颔联表达了诗人对于前人的贡献和自身的感慨。颈联则通过时空的对比,强调了祭祀仪式的重要性和对历史的尊重。尾联则以轻松的笔触描述了诗人在山林间的所见所闻,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又体现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