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无牙齿语音讹,断简残编缺字多。
不赖闺中贤弱息,帝王典则竟消磨。
伏生授经图
老无牙齿语音讹,断简残编缺字多。
不赖闺中贤弱息,帝王典则竟消磨。
译文:
伏生所传授的经书,已经没有牙齿的老人读起来读音有误,书籍中的片段和残缺的部分很多,无法辨认。这些经书并不是依靠闺中贤良子孙来传承的,而是被帝王的典章制度所消磨。
注释:
- 伏生授经图:伏生是汉代的学者,他曾经传授过《尚书》给秦朝的博士,后来在秦末战乱中失散。到了汉朝建立后,伏生又回到长安,继续教授学生们《尚书》。后人为了纪念伏生对儒家经典的贡献,便将他的画像画在墙壁上,并称之为“伏生授经图”。
- 老无牙齿语音讹:这里的“牙齿”指的是伏生的牙齿,因为年老体衰而脱落,导致读不出正确的音调。
- 断简残编缺字多:这里的“断简残编”指的是古代书籍中断裂不全的竹简和破损的文字记录,其中的文字残缺,难以辨认。
- 不赖闺中贤弱息:这里的“闺中”指的是女性居住的地方,“贤弱息”则是形容女性中有才能且身体柔弱的子孙。这里的“弱息”指的是年轻的女性后代。
- 帝王典则竟消磨:这里的“帝王典则”指的是国家的统治法则和制度,“消磨”是指逐渐消失或削弱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重要的典籍和制度已经被帝王所抛弃,不再被重视。
赏析:
这首诗是对伏生授经图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的描述。诗中通过对伏生传授的经书的描述,展现了古代学者对于经典文献的珍视和传承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于那些重要典籍和制度的遗忘和破坏的惋惜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