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得中原后杀身,将军未必恨奸秦。
甘将三百年宗社,君相偷安葬塞尘。
【注释】
复得:恢复。中原:指中国。将军:指岳飞。奸秦:指金人。甘:情愿,愿意。三百年:指南宋三百年的历史。君相:指南宋朝廷的君臣。偷安:苟且地生活。塞尘:指北方的尘土,这里泛指金人的入侵。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收复中原后,岳飞杀身成仁;后两句说即使岳飞被杀,也甘愿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托付给金人,自己则在北方苟安度日。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苍凉悲壮,表达了作者对岳飞的崇敬和对南宋朝廷的不满。
复得中原后杀身,将军未必恨奸秦。
甘将三百年宗社,君相偷安葬塞尘。
【注释】
复得:恢复。中原:指中国。将军:指岳飞。奸秦:指金人。甘:情愿,愿意。三百年:指南宋三百年的历史。君相:指南宋朝廷的君臣。偷安:苟且地生活。塞尘:指北方的尘土,这里泛指金人的入侵。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收复中原后,岳飞杀身成仁;后两句说即使岳飞被杀,也甘愿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托付给金人,自己则在北方苟安度日。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苍凉悲壮,表达了作者对岳飞的崇敬和对南宋朝廷的不满。
诗句与译文对照表: | 第1-5句 | 注释 | |:--------:|:----------------------------------------------------------:| | 春晖,美华孝子也 | “春晖”是春天的阳光,象征着温暖和希望。“美华孝子”指的是孝顺的儿子
【注释】 吴桓王墓:指吴国君主夫差。夫差是春秋时期著名的诸侯,在位期间曾率军攻伐楚国。后被越王勾践打败,被迫自杀。 盘门:古城墙名,又名虎圈门。南郭边:即城南。 玉凫久化土:玉凫,一种神兽,形状像鸭,全身有五彩羽毛。化土:化为泥土。 石上赤乌犹纪年:石上刻着的“赤乌”二字,记录了这一年的时间。赤乌,古代传说中鸟的颜色,这里指代年份。 寒食:即清明节。 东风满地飘榆钱:寒食时节,人们扫墓祭祀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栖霞岭南湖水阴,墓木两株高百寻。 - 注释:在栖霞岭南的湖边,有一座墓地,墓前的树木高达百寻。 - 译文:在栖霞岭的南面湖畔,有座墓地,墓旁的两棵大树高耸入云,达到百丈之高。 2. 鬼神撝护霜雪干,日夜怒号风雨音。 - 注释:这些树木仿佛是神灵所守护的,即使是霜雪也无法使其凋零,它们日夜发出雷鸣般的声响,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 译文:仿佛是神灵守护的树
【解析】 1. “书画舫小集分韵得春字”中“书画舫”是船名,“小集”是聚会的地点,“分韵得春字”是诗题。 2. 此句下注释:作者在书画舫上与友人小聚,并分韵赋诗。 3. 译文:雪舫夜寒虹贯日,溪亭腊尽柳含春。 赏析:此联以“雪”、“虹”为比,描绘了一幅雪后江天一色的壮美景象,又借“冬去春来”之意,点出时序已至早春,烘托出一种闲适愉悦的氛围。 4. 译文:将军结发开全武,隐者逃名愧子真。 赏析
卑栖拙谋身,旷望时纵目。 山气晓亦佳,烧痕晴自绿。 轹金扳松屑,解缨濯岩瀑。 幽怀良自怡,谁云有延促? 注释: 卑栖拙谋身:安于简陋的居所,过着朴素的生活。卑栖,指安于低贱的地位;拙谋,指不追求功名利禄;身,指自身。旷望:放眼远眺,眺望。 山气晓亦佳:清晨的山间气息也是美好的。山气,指山中清新的空气;晓,指早晨;佳,美好。烧痕:指山间的残火痕迹。 轹金扳松屑:用脚踩碎松针。轹金,踩碎金子
这首诗是《竹夫人》,作者不详。诗中通过描绘竹夫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之情。 首句“墨台有淑媛,不嫁敛眉妩”,描绘了竹夫人的美貌。墨台有淑媛,指的是墨台有一位贤淑的女子,不嫁敛眉妩,意思是她不嫁作妇人,保持自己的美丽和气质。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竹夫人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次句“江南夏六月,火五金伏土。”描绘了江南夏季的景象。火五金伏土,意指江南夏季炎热,万物生长
夏驾湖 吴王城西夏驾湖,至今草木青扶疏。 想见吴王来避暑,后宫濯濯千芙蕖。 酣红矗翠总殊绝,谁似西施天下无? 西施醉凭水窗睡,曼衍鱼龙张水戏。 月上湖头王醉醒,归舟莲炬繁如星。 不知拥扇暍人者,日夜窥吴不暂舍。 注释: 1. 夏驾湖:指吴王城附近的西湖。 2. 吴王城:指吴国的都城,今江苏省苏州市。 3. 西夏驾湖:指在吴王城中的湖泊,与吴王城相连,是吴王的避暑胜地。 4. 草木青扶疏
山居图二首其二 惟是安僻境,本非薄荣名。松根听泉坐,溪边看云行。夜雨下黄叶,春风开紫荆。物理有代谢,古人谁独生? 注释: - 安僻境:居住在偏僻的地方。 - 本非薄荣名:本来不是为了追求名誉而生活。 - 松根听泉坐:在松树下静静地听着泉水的声音坐下。 - 溪边看云行:沿着溪边的小路欣赏云彩的流动。 - 夜雨下黄叶:晚上的雨声伴随着黄色的树叶飘落。 - 春风开紫荆:春风中紫荆花盛开的景象。 -
注释: 姑苏台:位于苏州城西,是吴王夫差的行宫。 城西高台高百尺,传是吴王旧游迹:城西有一座高高的台子,据说是吴王夫差曾经游玩过的地方。 百花正开西子醉,明月芳洲照清夕:在盛开的百花丛中,西施仿佛陶醉了一般,而皎洁的月光映照着美丽的湖泽,照亮了宁静的夜晚。 娇颜如花醉王侧,城上乌啼晓星白:西施的美貌如同盛开的花朵一样让人陶醉,而城上的乌鸦也在清晨的阳光下鸣叫,发出清脆的声音。 歌鼓声消醉未消
凌波仙 迢迢湘浦秋,盈盈洛川月。 镜空离鸾舞,天远孤鸿灭。 木叶向人下,瑶草带愁折。 有怀无由寄,琴心谩三叠。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迢迢湘浦秋”: “迢迢”意为遥远,表达了秋天时节湘江之水的深远和辽远。湘浦是湖南的一个著名湖泊,秋季时水面显得格外辽阔。 2. “盈盈洛川月”: “盈盈”形容月光明亮清澈,洛川指的是洛阳附近的一个美丽湖泊,月光在这里显得更加柔和和宁静。 3.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全诗,理解其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概括出该诗的艺术特色。“飞鸿历历度天山”是说鸿雁群鸟排成一行,飞过连绵的天山,这是从空间上写景,表现了诗人远望汉关时的心情。“何处孤云是汉关”是说那飘浮在汉江上空的白云,正是我思念汉关的象征。“不滴望思台下血,君王犹及见生还”是说汉关虽然被敌人占领
伏生授经图 老无牙齿语音讹,断简残编缺字多。 不赖闺中贤弱息,帝王典则竟消磨。 译文: 伏生所传授的经书,已经没有牙齿的老人读起来读音有误,书籍中的片段和残缺的部分很多,无法辨认。这些经书并不是依靠闺中贤良子孙来传承的,而是被帝王的典章制度所消磨。 注释: 1. 伏生授经图:伏生是汉代的学者,他曾经传授过《尚书》给秦朝的博士,后来在秦末战乱中失散。到了汉朝建立后,伏生又回到长安
东坡笠屐图 得嗔如屋谤如山,且看蛮烟瘴雨间。 白月遭蟆蚀不尽,清光依旧满人寰。 注释: 1. "得嗔如屋"和"谤如山":这是苏轼自谦的表达方式,意思是说自己的诗文才华不如杜甫、韩愈等人的诗歌,就像房屋被风刮坏了一样。 2. "蛮烟瘴雨间":这里的"蛮烟瘴雨"形容了当时南方地区气候恶劣,瘴气严重,人们生活困苦。 3. "白月遭蟆蚀不尽":这里的"蟆"是指蛤蟆,"蚀尽"则是指被破坏殆尽
武侯像 鱼水君臣百世师,风云鱼鸟识旌旗。 三分天下何经意?恨未中原复本支。 注释 武侯:指刘备,字玄德,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公元221年-234年). 百世师:形容刘备、诸葛亮等人的功业和品德对后世的影响深远,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风云鱼鸟识旌旗:比喻刘备、诸葛亮等人的智慧和才能,能够识别时代风云的变化,引领时代的潮流。 三分天下:指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的局面。 恨未中原复本支
【注释】 摩挲:抚摸。汉鼎:汉代的铜鼎,这里借指汉代皇帝。朵馋颐:双眉紧锁。臣道:臣子之道。忠孝:忠诚、孝顺。可移:可以转移。枉使:白白地让人。南来:从南方归来。五千里:指从南方归来所经过的路程。越江:越过长江。漫读:随意阅读。孝娥碑:孝感(今属湖北)一带为岳飞抗金而牺牲的女子张世杰之碑,因世杰名孝娥,故称。 【赏析】 《读碑图》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在读到岳飞抗金的事迹时,被其忠心耿耿
馆娃宫图 复殿回廊绕翠岑,鸳鸯娇拥画屏金。 谩夸歌舞留君醉,千古人犹怨捧心。 注释: 馆娃宫:古代的一座宫殿,位于苏州市。 复殿:多层的殿堂。 回廊:曲折的走廊。 翠岑:指青翠的山丘。 鸳鸯:这里指宫女。 画屏:屏风,用来装饰室内,也常用来比喻美丽的女子。 金:指金饰。 谩:同“漫”,白白地。 歌舞:歌舞音乐。 捧心:一种古代妇女的装束,即用手捧着心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古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