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树萧萧,幽居称寂寥。
去年存菊本,来客问松苗。
挂梦寒山寺,留踪野雪桥。
一枝栖息稳,分得与鹪鹩。

【注释】:

三五:指月亮。

萧萧:风声。

存菊本:留置的菊花种子。

松苗:松树的幼苗。

挂梦寒山寺,留踪野雪桥:在梦中梦见寒山寺, 留下脚印在雪中的小桥。

鹪鹩(jiāliáo):鸟类的一种,身体细小,生活在树上。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贻息耘隐士》其三。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与隐士之间的友情以及他们共同欣赏自然美景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隐士生活状态的理解和认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尊重。

首句“三五树萧萧”,以五、六两字为韵,写秋夜明月下,树叶随风沙沙作响的景象。这里的“三五”指的是农历十五日的月亮,也暗示了诗中的季节。“萧萧”则形容风声。整句的意思是说,在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时,树叶随风摇曳发出声响。

第二句“幽居称寂寥”,描绘了诗人自己隐居的生活状态。这里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将诗人与隐士相比,说明他们在生活环境和心境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第三句“去年存菊本,来客问松苗”,回忆了去年春天的时候,诗人曾留置过菊花种子,而今年春天来访的客人则问起松树的幼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之情。

第四句“挂梦寒山寺,留踪野雪桥”,描述了诗人在梦中梦见了寒山寺的景色,留下了足迹在野雪中的小桥。这两句诗意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第五句“一枝栖息稳,分得与鹪鹩”,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隐士共同欣赏自然美景的情景。鹪鹩是一种生活在树上的小鸟儿,它选择树枝作为栖息之所,非常稳定。这里用鹪鹩的形象来形容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与隐士之间深厚的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诗人与隐士之间情感的交流,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表达,传达了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以及对隐士的赞赏和理解。同时,诗中还蕴含着对友情和人际关系的重视,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