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桑不似种花多,丈八清沟尽种荷。
燕子门前三树柳,桃花溪里一群鹅。
生来不作黄粱梦,老去偏工《白雪》歌。
亦欲买山相近住,不论时节要相过。

《寄姚隐居》是明代诗人德祥的作品,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释义:

  1. 种桑不似种花多,丈八清沟尽种荷
  • 种桑不似种花多:这句话意味着种植桑树不如种植花卉多,表达了作者对于种植桑树的偏好和情感。
  • 丈八清沟尽种荷:描述了一个池塘边的情景,全部被荷叶覆盖,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美。
  1. 燕子门前三树柳,桃花溪里一群鹅
  • 通过描写门前的三棵柳树和桃花溪里的一群鹅,营造了一种和谐宁静的乡村氛围。
  • 燕子门前三树柳:强调了家门口的柳树对燕子的吸引,同时也增添了一份诗意。
  • 桃花溪里一群鹅:描述了桃花盛开的溪流旁,成群的鹅在水中嬉戏,生动形象。
  1. 生来不作黄粱梦,老去偏工《白雪》歌
  • 生来不作黄粱梦:这里的“黄粱梦”通常指虚幻的梦想或空想,作者表示自己生来就不愿做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
  • 老去偏工《白雪》歌:通过“白雪”一词,暗示自己年老后仍保持着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
  1. 亦欲买山相近住,不论时节要相过
  • 亦欲买山相近住:表达了作者想要购买一座靠近山的住所,以此来亲近自然、远离尘嚣的愿望。
  • 不论时节要相过:无论季节如何变化,都要与朋友相聚,享受那份难得的友情和快乐。
  1. 赏析
  • 此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珍视。通过对桑树、柳树、鹅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田园画面。同时,通过对现实与梦想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的渴望。最后,通过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和珍惜,展现了友情的美好和珍贵。

《寄姚隐居》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感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