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螀力尽月初斜,客鬓因秋半欲华。
霜气着人唯隔纸,滩声聒梦即浮槎。
伤歌宁戚牛谁饭,懒性嵇康虱自爬。
明日风烟各回首,江头红叶胜开花。

与董子章宿江上

啼螀力尽月初斜,客鬓因秋半欲华。

霜气着人唯隔纸,滩声聒梦即浮槎。

伤歌宁戚牛谁饭,懒性嵇康虱自爬。

明日风烟各回首,江头红叶胜开花。

【注释】

  1. 啼(zhōu):蝉的一种,鸣声凄切,古人常以“啼”来写秋夜的寂寞。
  2. 客鬓:指游子之发。
  3. 秋风:指秋日凉风。
  4. 霜气:指秋霜。
  5. 宁戚:春秋时鲁国人,曾为齐国驾车的奴隶,后被齐桓公赏识,任其为大夫,并赐以重金。
  6. 嵇康:东晋书法家、文学家、音乐家、政治家,曾任吏部尚书等职,因反对司马氏专政而被处死,后人尊称他为清流先生。
  7. 浪花:指波浪。
  8. 风烟:指江湖风云。
  9. 江头:指江边。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和友人董子章夜宿江上时所作。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通过描写江上之夜,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慨叹。
    前四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夜宿江上的景象。首句“啼力尽月初斜”描述了秋夜里蝉的叫声,以及月亮渐渐西斜的情景。第二句“客鬓因秋半欲华”则表达了诗人因秋日凉风而感到的寒冷和孤独之感,同时也暗示了岁月流逝、青春易逝的事实。第三句“霜气着人唯隔纸”进一步描绘了秋霜覆盖的景象,但诗人却只能隔着纸张感受到它的寒意,这种无力的感受更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最后一句“滩声聒梦即浮槎”则以滩声和梦中的浮槎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稍带忧伤的氛围。
    中间四句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第五句“伤歌宁戚牛谁饭”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名人的怀念之情,同时暗含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第六句“懒性嵇康虱自爬”则以嵇康为例,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看淡、追求自由的态度。第七句“明日风烟各回首”,则意味着诗人即将告别这个美好的夜晚,回到现实的世界中去。
    最后两句“江头红叶胜开花”则以江头的红叶为背景,寓意着人生的短暂和美好。这里的红叶代表着秋天的美丽,也象征着生命的凋零和消亡。同时,它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执着。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上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执着。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反思;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追求。因此,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