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九日倍悲秋,况在长涂独倚楼。
手种白杨何处是,头簪黄菊此生休。
悠悠岁月祇添老,靡靡湖山已倦游。
只有思亲双泪眼,寒江忍付水东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九日感怀》中的第四句。下面是对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常年九日倍悲秋,况在长涂独倚楼

  • “常年九日倍悲秋”指的是每年九日重阳节到来时,作者都感到格外悲伤,因为这一天也是他的生日。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习俗,是表达对生活美好祝愿的时刻。然而在这美好的日子,作者却倍感凄凉,因为自己年岁已高,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 “况在长涂独倚楼”中的“长涂”意味着漫长而艰辛的道路,这里比喻人生旅途的坎坷与孤独。作者独自一人站在高楼之上,眺望着远方,感叹自己的一生充满了孤独和艰辛。

手种白杨何处是,头簪黄菊此生休

  • “手种白杨何处是”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亲手种植的白杨树无法找到的遗憾和失落。这些白杨树可能是他在年轻时期亲手种下的,如今却已无处可寻,这让他感到无比的悲哀和无奈。
  • “头簪黄菊此生休”则是说,他曾经将黄菊作为头饰佩戴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但现在却不得不放弃这种生活方式。这意味着他在人生的晚期开始减少或放弃一些年轻时的兴趣爱好,体现了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淡然。

悠悠岁月祇添老,靡靡湖山已倦游

  • “悠悠岁月祇添老”描绘了时间的流逝给作者带来了更多的衰老和疲惫。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他已经步入晚年,身体日渐衰弱,精神状态也大不如前。这种衰老的感觉使他更加渴望回到过去,回到那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青春时代。
  • “靡靡湖山已倦游”则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厌倦之情。他曾经喜欢游览山水之间,欣赏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但随着年纪的增长,他对于这些美丽的风景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热情,感到身心俱疲,不再愿意继续前往。

只有思亲双泪眼,寒江忍付水东流

  • “只有思亲双泪眼”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深切思念之情。他常常思念远方的家人,尤其是他的父母和子女,他们的思念和牵挂成为了他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情感。每当他看到寒江流水,就会想起家人的身影和声音,因此不禁泪水盈眶。
  • “寒江忍付水东流”则暗示了他对于生命的无常和无常的恐惧。他意识到生命的有限性和脆弱性,即使拥有再多的财富和地位也无法抵御自然的流逝和生命的终结。因此,他选择将这份恐惧化为力量,更加珍惜每一刻的生活,不让遗憾留于心间。

李白的《九日感怀》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以及亲情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反思,更是对整个时代的思考与记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