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宜来此,逢冬可住不?
地高天一握,河杂水长流。
赤日不知夏,清霜常似秋。
向来冰雪窟,今作帝王州。
【注释】
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
避暑宜来此,逢冬可住不?
避暑宜来:指这里气候凉爽。避暑,乘凉,乘凉。来:来到。
可住不:可以居住吗?
地高天一握:地势高耸,天空好像手掌一样低。
河杂水长流:河水清澈,源远流长。
赤日不知夏:太阳炎热,人们却浑然不觉是夏天。
清霜常似秋:白霜降下,人们感到像秋天一样清凉。
向来冰雪窟,今作帝王州:过去是人迹罕至的冰川、雪岭,如今变成了帝王之州。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上都(即上都)的景色之美。全诗以问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上都美景的喜爱之情。首二句写大都的地理位置和天气特点;第三四句赞美上都的自然风光;后两句则从历史的角度,写上都在历史上的地位。
元朝初年,蒙古族贵族定都于大都(今北京)。诗人来到这里之后,便觉得这里的气候凉爽宜人。“避暑宜来此”,说明他喜欢这里气候凉爽,可以避暑。
“逢冬可住不?”这是诗人问自己。意思是说,到了寒冷的冬天,也不怕寒冷。因为这里地势高峻,所以虽然冬天寒冷,但并不感觉寒冷。这就体现了诗人对上都的热爱之情,也表现了他的豪迈胸襟。
“地高天一握”,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这里地势很高,好像把天给握住了一样。“天”与“手”谐音,“一握”就是“一个手指尖”,形容地势高耸,天空好像手掌一样低。
“河杂水长流”,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河水清澈,源远流长。这里的“杂”是形容词,意思是多的意思,表示河水清澈,有各种各样的水流。而“长流”则是动词,意思是水流不断,永无止境。
“赤日不知夏,清霜常似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太阳炎热,人们却浑然不觉是夏天;白霜降下,人们感到像秋天一样清凉。这两句诗都是用比喻的手法,把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突出它们的特点。在这里,“赤日”指的是太阳,而“夏”是指夏天的炎热;“清霜”指的是白霜,而“秋”是指秋季的凉爽。通过比较,诗人表达了他对上都美景的喜爱之情。
“向来冰雪窟,今作帝王州。”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过去这里人迹罕见,是一个冰天雪地的地方;如今却成了帝王之州。这两句诗也是用比较的手法,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景色,来突出上都的美丽。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避暑宜来此,
逢冬可住不?
地高天一握,
河杂水长流。
赤日不知夏,
清霜常似秋。
向来冰雪窟,
今作帝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