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本南海人,暂为北京客。
朝游金张园,暮宿许史宅。
二月春风吹百花,朱朱粉粉相钩加。
银鞍绣勒少年子,对花下马弹琵琶。
大弦掩抑花始开,花重坠枝枝更斜。
小弦变作花烂熳,雨点骤打烟浓遮。
鹧鹄从何来,远在天之涯。
钩畾格磔忽惊起,不知飞在谁人家。
又闻黄鹂声睍睆,如断复续续复断。
布指似嫌宫调缓,别写群雁鸣霜暖。
蒹葭浦深风萧骚,一只两只飞渐高。
天长地远望不见,使我回首心烦劳。
我谓少年弹且止,钱塘去国三千里。
每到春来花最多,鹧鸪能舞黄鹂歌。
去年随雁同沙漠,听此琵琶殊不乐。
少年笑我君太痴,人生行乐须其时。
此中正自有佳处,但畏闲愁缠绕之。

【注释】

仆本南海人,暂为北京客。——我本来是南海人,现在暂时住在北京。

朝游金张园,暮宿许史宅。——早晨游览金台、张家花园,夜晚住宿在许家府第。金台是唐代诗人王勃的别墅所在地,许家则指唐代名门望族的许国公府。

二月春风花满枝,银鞍绣勒少年时。——春风吹拂着枝头的鲜花,银白骏马与华丽的鞍鞯映衬着英俊的少年时光。

大弦掩抑花始开,小弦变作花烂熳。——大弦发出低沉的声音,使花朵开始盛开;小弦发出悠扬的声音,让花朵更加灿烂夺目。

鹧鸪从何来,远在天之涯。——不知鹧鸪从哪里飞来,它似乎在遥远的天际飞翔。

又闻黄鹂声睍睆,如断复续续复断。——又听到了黄鹂清脆悦耳的叫声,像是断断续续的,然后又是连续的。

布指似嫌宫调缓,别写群雁鸣霜暖。——拨动琴弦弹奏出缓慢的音乐,好像是在写群雁鸣叫的声音,而实际上那是寒霜下的鸟儿发出的啼叫。

蒹葭浦深风萧骚,一只两只飞渐高。——芦苇丛生的岸边风声呼啸,只有一两只鸟儿在天空中飞翔,渐渐飞得更高了。

天长地远望不见,使我回首心烦劳。——望着无边的天空和辽阔的大地,却看不到任何目标,让我不禁感到烦恼和困惑。

我谓少年弹且止,钱塘去国三千里。——我认为年轻的学子应该停止弹琴,因为我听说他们要去远方的国家(浙江杭州)。

每到春来花最多,鹧鸪能舞黄鹂歌。——每当春天来临,鲜花盛开的时候,鹧鸪会随着黄鹂一起歌唱。

去年随雁同沙漠,听此琵琶殊不乐。——去年我和一群雁鸟一起飞越沙漠,听到这首琵琶曲后并不觉得快乐。

少年笑我君太痴,人生行乐须其时。——年轻人嘲笑我太执着于音乐,认为我们应该及时行乐,抓住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

此中正自有佳处,但畏闲愁缠绕之。——这其中确实有一些美好的时刻,但是害怕闲散的忧愁会缠绕着我。

【赏析】

这首诗以琵琶曲“春江花月夜”为基础创作而成。作者在诗中巧妙地运用比喻和联想,将琵琶曲中的优美旋律和自然景色相融合,创造出一种既富有诗意又能引发深思的艺术效果。

第一句“仆本南海人”交代了作者的籍贯和身份;“暂为北京客”,说明作者现在居住在京城。这两句为全诗奠定了一个广阔的背景。

第二句“朝游金张园,暮宿许史宅”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北京的生活状态。金张园和许史宅都是北京著名的园林,分别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东城区和西城区。这两句诗通过对这些著名园林的描述,展现了北京作为首都的独特魅力。

第三句“二月春风花满枝,银鞍绣勒少年时”则转入了琵琶曲的主题。这里用春天的花朵来象征青春的美好,同时通过“银鞍绣勒”这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年轻人骑马的场景。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还表达了作者对年轻时代的怀念之情。

第四句“大弦掩抑花始开,花重坠枝枝更斜”则是对琵琶曲中大弦声音的描述。这里的“掩抑”和“花始开”都暗示了琵琶曲的节奏和旋律,而“花重坠枝枝更斜”则形象地描绘了琵琶曲中大弦声音所带来的美妙效果。这两句诗通过对琵琶曲中不同音阶的描述,展现了琵琶曲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内涵。

第五句“小弦变作花烂熳,雨点骤打烟浓遮”继续描绘琵琶曲中细腻的情感变化。这里的“花烂熳”形容琵琶曲中小弦所奏出的欢快节奏,而“雨点骤打”则形容琵琶曲中突然而来的紧张气氛。这两句诗通过描绘琵琶曲中的变化,展现了音乐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第六至九句“鹧鸪从何来,远在天之涯。钩畾格磔忽惊起,不知飞在谁人家。”则转向对诗歌内容的深入挖掘。在这里,作者将鹧鸪的鸣叫比作琵琶曲中的旋律,而将远方的鸟儿比作听众的想象。同时,作者还将琵琶曲比作一场戏剧表演,其中观众的想象和期待构成了整个演出的背景。这几句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还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第十句“又闻黄鹂声睍睆,如断复续复断”则转向对琵琶曲中其他部分的描述。这里的“黄鹂声睍睆”形容琵琶曲中黄鹂的鸣叫声,而“如断复续复断”则形容音乐的起伏变化。这两句诗通过对琵琶曲中其他部分的描述,展现了音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第十一句“布指似嫌宫调缓,别写群雁鸣霜暖”则转向对琵琶曲中特定部分的描述。这里的“宫调缓”形容琵琶曲中缓慢的旋律,而“别写群雁鸣霜暖”则形容其他乐器的演奏声衬托出琵琶曲中的温暖氛围。这两句诗通过对琵琶曲中特定部分的描述,展现了音乐的和谐性和统一性。

第十二句“蒹葭浦深风萧骚,一只两只飞渐高”则转向对自然景致的描述。这里的“蒹葭浦深风萧骚”形容深秋时节芦苇丛生的地方风声呼啸的景象,而“一只两只飞渐高”则形象地描绘了秋天里鸟儿飞翔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致的描述,展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美丽和宁静。

第十三句“天长地远望不见,使我回首心烦劳”则转向对内心感受的描述。这里的“天长地远望不见”形容视野开阔但无目标的迷茫感,而“回首心烦劳”则形容内心的不安和焦虑。这两句诗通过对内心感受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未知未来的担忧和焦虑。

第十四句“我谓少年弹且止,钱塘去国三千里”则转向对过去经历的回忆。这里的“钱塘去国三千里”是指作者曾经离开家乡去往杭州的钱塘县任职三年的经历。这两句诗通过对过去经历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第十五句“每到春来花最多,鹧鸪能舞黄鹂歌”则转向对当前生活的描述。这里的“每到春来花最多”描述了春天里花朵盛开的景象,而“鹧鸪能舞黄鹂歌”则形容小鸟们欢快地歌唱。这两句诗通过对当前生活的描述,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十六句“去年随雁同沙漠,听此琵琶殊不乐”则回顾了过去的一段经历。这里的“随雁同沙漠”指的是作者曾经跟随一群雁鸟一起迁徙到北方边塞地区的经历。而“听此琵琶殊不乐”则形容在北方边塞地区的生活环境中听到这支琵琶曲并感到不快。这两句诗通过对过去经历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生活环境的感受和评价。

最后两句“少年笑我君太痴,人生行乐须其时”则是对人生态度的总结。这里的“少年笑我君太痴”是指年轻人嘲笑作者过于执着于音乐艺术的态度,而“人生行乐须其时”则表示人生应该及时行乐,抓住每一个瞬间。这两句诗通过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和总结,传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