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屏山中五百众,大有神通并妙用。
可怜辛苦宾头卢,无时不赴檀门供。
就令侍者托钵归,眼上不惜长双眉。
问渠扇子在何处,临风更索犀牛儿。
犀牛儿吼难描摸,王维笔下丹青薄。
西湖烟雨漫遮藏,日出东山露头角。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送净慈明侍者回东山》。诗中描绘了一位名为净慈明的侍者,他在南屏山中修行五百年,具有神通和妙用。他辛苦地为佛家服务,无时不在寺院中供养佛祖。然而,当他准备离开时,却舍不得那双长眉,希望保留它们以显示自己的虔诚。

“就令侍者托钵归,眼上不惜长双眉。” —— 即使侍者准备返回,也不愿意割去长眉,因为那是他的信仰和虔诚的象征。

“问渠扇子在何处?临风更索犀牛儿。” —— 我询问他手中的扇子在哪里,因为他经常在风中挥舞它,仿佛是在寻找什么。

“犀牛儿吼难描摸,王维笔下丹青薄。” —— 犀牛的吼叫难以形容,如同王维画中的山水一样模糊不清。

“西湖烟雨漫遮藏,日出东山露头角。” —— 西湖的烟雾笼罩着整个湖面,使得景色变得朦胧而神秘。而当太阳升起,从东方山峦中露出头角,一切都显得清晰而明亮。

赏析:此诗通过描绘一个名叫净慈明的侍者在南屏山中修行五百年的故事,展现了他对佛教的虔诚和奉献。诗中的语言优美,形象生动,通过对人物外貌、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人物的情感世界。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富有诗意,如“犀牛儿吼”和“王维笔下丹青薄”,都给人以深深的震撼和感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