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宵情绪不堪题,立遍阑干意欲迷。
铁拨忽敲壶口破,金刀顿剪烛心齐。
绿分杨柳湘帘细,红压樱桃斗帐低。
仿佛第三桥畔宿,月明珠树夜乌啼。
良宵:美丽的夜晚。
良,美也。宵,夜也。
情绪不堪题(“情”字原缺,据王琦考证补),立遍阑干(栏槛)意欲迷(想):形容心情烦乱不安,徘徊难安。题,题写。阑干,栏杆。
铁拨忽敲(“拨”字原缺,据王琦考证补)壶口破,金刀顿剪烛心齐(“刀”字原缺,据王琦考证补):用铁拨子拨动酒壶中的酒,酒溅到手上;用金刀切蜡烛,使烛光都熄灭了。这里比喻诗兴正浓。
绿分杨柳湘帘细,红压樱桃斗帐低:以绿色和红色点缀着室内的装饰。柳丝如缕飘拂在窗户的外沿,帘儿薄而细。斗帐低垂着,显得十分幽深寂静。
仿佛第三桥畔宿(“三”字原缺,据王琦考证补),月明珠树夜乌啼(“珠”字原作“玉”,据王琦考证改):想象自己在第三座桥畔住宿,月色如珠玉一般皎洁,树上的乌鸦啼叫。
【注释】
良宵:美好的夜晚。
良,美好。宵,夜晚。
情绪不堪题(“情”字原缺,据王琦考证补),立遍阑干意欲迷:形容心情烦乱不安,徘徊难安。题,题写。阑干,栏杆。
铁拨忽敲壶口破(“拨”字原缺,据王琦考证补),金刀顿剪烛心齐(“刀”字原缺,据王琦考证补):用铁拨子拨动酒壶中的酒,酒溅到手上;用金刀切蜡烛,使烛光都熄灭了。这里比喻诗兴正浓。
绿分杨柳湘帘细,红压樱桃斗帐低:以绿色和红色点缀着室内的装饰。柳丝如缕飘拂在窗户的外沿,帘儿薄而细。斗帐低垂着,显得十分幽深寂静。
仿佛第三桥畔宿(“三”字原缺,据王琦考证补),月明珠树夜乌啼:想象自己在第三座桥畔住宿,月色如珠玉一般皎洁,树上的乌鸦啼叫。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中抒发的是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首句“良宵情绪不堪题”,是说这美好的夜晚使人的情绪更加烦乱,难以安宁。
第二句“立遍阑干意欲迷”,进一步说明自己徘徊不前,心绪不宁的原因。
“铁拨忽敲壶口破,金刀顿剪烛心齐”,是说自己用铁拨子轻轻敲打着酒壶,酒溅到了手上;又用金刀去剪灭烛光,但烛光却一下子被剪灭了。这里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诗人饮酒作乐时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苦闷。
接下来两句“绿分杨柳湘帘细,红压樱桃斗帐低”,是描写室内环境,以衬托诗人的愁绪。绿杨掩映下的窗棂,如同绿色的柳线一样柔美;轻纱般的帘幕,宛如绿色的柳条一样细腻。红色的樱桃和斗帐相互辉映,更显出一种幽静之美。
最后两句“仿佛第三桥畔宿,月明珠树夜乌啼”,是诗人幻想自己已身处第三座桥畔,与月光下晶莹剔透的珠宝相映成趣,听着树上乌鸦的哀鸣。这里的“第三桥畔”可能是作者虚构的地方,也可能是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通过这样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