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忆青莲社,重寻旧法堂。
壁题存姓字,阶树阅行藏。
觉路人天迥,春辉佛日长。
尔时京落客,曾识雨花香。

【注释】

  1. 摩诃禅林:即大佛寺,在今北京西城阜成门内。
  2. 忆青莲社:指唐人王维曾于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后建“青莲社”。
  3. 重寻旧法堂:重访当年王维所居的法堂。
  4. 壁题存姓字:壁上有诗,尚存作者姓名。
  5. 阶树阅行藏:台阶上长满了树木,可以看见过去人们的踪迹。
  6. 觉路人天迥:意谓从高远的佛塔中看人间,仿佛是遥远的天空。
  7. 春辉佛日长:春天里的阳光普照佛光普照,佛日增长。
  8. 尔时京落客:当时你作为京城中的一个落拓的旅客。
  9. 曾识雨花香:曾经熟悉那雨后的花香。
    【赏析】
    这是一首怀念友人王维的诗。王维在长安为官,因受权贵排挤而辞官归隐,与杜甫同游终南山作《送别》诗:“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可见两人友谊之深厚。此诗首联回忆当年与友人同游大佛寺的情景;颔联写寺中有友人留下的诗句,仍隐约可辨;颈联写登高见远,春日里佛光普照,万物复苏,一派生机盎然;尾联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全诗意境优美,情调凄婉。
    这首诗是诗人王维晚年流寓京都时写的。前二句是追忆往事。诗人在长安时与友人相过从,同游大佛寺和摩诃池。“为忆青莲社,重寻旧法堂。”“青莲社”指王维在长安时与杜甫等人组成的诗歌团体,“重寻旧法堂”则是追怀当年王维曾住过的法堂。
    中间两联是诗人登上大佛寺所见所感。“壁题存姓字,阶树阅行藏”。“壁题存姓字”指大佛寺内有唐代诗人王维的诗碑,上面还留有他的姓名和诗句。“阶树阅行藏”是说台阶上的树木长得很茂盛,可以看见人们过去的踪迹。“觉路人天迥,春辉佛日长”。“觉路”指佛教修行之路,“天迥”意谓佛塔很高,能见云天,“春辉佛日长”是指春天阳光普照,佛光也更加明亮,更显得庄严。“尔时京落客,曾识雨花香。”“尔时”这里指过去,“京落客”是说自己曾是京城中的一名落魄的文人。“曾识雨花香”是指诗人曾在雨中闻到了花的香味。
    尾联是诗人对友人的怀念。“觉路”“天迥”都是比喻。诗人站在大佛寺的高台上,看到远处的佛塔,想到自己像僧人一样远离尘世、寄身山野,不禁感叹不已。“春辉佛日长”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这种情感。诗人用“春辉”、“佛日长”来比喻自己的处境,表达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