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江三五夜,独月引行舟。
野色推蓬合,波光进艇留。
银蟾天上湿,乌鹊渚边愁。
那听楼头笛,怀乡鬓欲秋。
月夜舟行
注释:
- 烟江三五夜,独月引行舟。
- 野色推蓬合,波光进艇留。
- 银蟾天上湿,乌鹊渚边愁。
- 那听楼头笛,怀乡鬓欲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月夜水乡景色。首句“烟江三五夜”便营造出一个朦胧、宁静的氛围;而“独月引行舟”,则通过“独”和“引”这两个词,传达出诗人在静谧的夜晚中的孤独与寂寞之感。接着的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这种氛围:“野色推蓬合,波光进艇留。”在这里,“野色”指的是周围的自然景色,它被“推蓬合”所包围,仿佛是自然的景色也融入了舟中;“波光进艇留”则形容船在波光的映照下显得更加美丽,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尽管环境宁静美好,但诗的后半部分却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银蟾天上湿,乌鹊渚边愁。”这里的“银蟾”指的是月亮,而“湿”则可能是指月亮上的露珠;“乌鹊渚边愁”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深思念。这种忧愁并不是因为实际的困难或痛苦,而是源于对家乡的无限眷恋和对离别的不舍。
最后一句“那听楼头笛,怀乡鬓欲秋”更是深化了这种情感。这里的“楼头笛”象征着家乡的声音,而“怀乡鬓欲秋”则表达了诗人已经感到岁月的流逝和年华的衰老。这种忧伤的情绪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得整首诗既具有美感又充满了情感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