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代无高隐,行藏亦有因。
寡交思避世,多病学全身。
止足存微尚,安危付钜臣。
所惭恩礼重,雪涕念君亲。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全诗,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然后根据选项要求作答。“圣代无高隐,行藏亦自有因。”这两句是说当今圣明的时代是没有隐居不仕的人的,有才能的人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用武之地,这是由于社会环境决定的。
【答案】
译文:圣代没有隐居的人,有才能的人也会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寡交思避世,多病学全身。止足存微尚,安危付钜臣。所
惭恩礼重,雪涕念君亲。注释:圣朝代中没有高隐的人,有才能的人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寡交思避世,多病学整
身;止足存微尚、安危付钜臣;所惭恩礼重,雪涕念君亲。赏析:诗人在《途中书怀》二首其一中写道:“圣代无高隐,行藏亦有
因”,意谓圣代并没有隐士,有才能的人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用武之地。诗人以“无”字否定了隐士的存在,表达了自己虽
然才高却无处施展的无奈与苦闷。其二中,“寡交思避世,多病学全身”,诗人自叹为官多年而未能建功立业,因此想
退隐山林,远离尘嚣,但又怕自己的多病之身拖累国家,因此又只好强撑着病体,勉为其难地继续从政。“止足存微尚,
安危付钜臣。”“止足”是说满足于现状,“微尚”指微小的德行或操守,“安危”指国事的安危。诗人以“微尚”二字表
达自己虽有微薄的德行,但却不能保全自身,只能将国家的安危寄托于贤能大臣身上。“止足存微尚,安危付钜”句,是说
自己虽然只具备微小的德行却要承担起保国安民的重大责任。诗人的感慨和无奈之情溢于言表。最后两句,诗人直抒己见
表示惭愧自己能得到朝廷如此厚待,所以忍不住流泪。诗人以泪洗面,表达了自己对君王和亲人的无限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