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际秋无奈,停舟望碧岑。
月华岩际满,夜色水边深。
影灭银河浪,光团桂树林。
南楼闻啸咏,谁识庾公心。
此际秋无奈,停舟望碧岑月华岩际满,夜色水边深
影灭银河浪,光团桂树林。
南楼闻啸咏,谁识庾公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中秋佳节与友人泛舟南溪,共赏明月的场景。诗中通过对月、山、水、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夜图景。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思考。
首句“此际秋无奈”,直接点明了诗人所处的情境和心情。秋天,总是给人以萧瑟、寂寥的感觉,而诗人却无法回避这一现实。这种无奈,既是对季节变化的自然感受,也是对自己身处困境的一种隐喻。
“停舟望碧岑”一句,描绘了诗人泊船于碧水之畔,仰望苍茫山峦的情景。这里,山不仅仅是自然的景观,更是诗人精神寄托的象征。他通过停舟观望,试图寻找内心的平静和慰藉。
第三句“月华岩际满”,则是对月光在山石间洒落的描述,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月华,如同诗人心中的理想世界,洁净、明亮、美好。而“满”字,则传达了一种圆满、完满的意境,仿佛整个山林都被月光所笼罩,显得格外祥和。
第四句“夜色水边深”,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山水景象。夜色中的水面,仿佛被一层神秘的面纱所覆盖,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这里的“深”字,不仅描述了夜色的浓重,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深沉与复杂。
第五句“影灭银河浪”,则是对夜空中流星划过的情景进行描写。在这里,银河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神话,而是真实存在于诗人眼前的美景。然而,流星的出现,又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让人不禁感叹世事的变迁。
最后一句“光团桂树林”,则是对月下桂树下光影交织的景象进行描绘。桂花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与月光相映成趣,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这里的“光团”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桂花树在月光照耀下的模样,仿佛一颗颗发光的珍珠镶嵌在枝头。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使诗歌具有了深厚的意境和哲理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