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锡来吴岳,诠经住鲁城。
王孙除馆待,郡牧扫门迎。
藻思烟霞润,风神水月清。
谈诗吾已倦,亦欲学无生。

诗句释义

1 拥锡来吴岳

  • 拥锡:指僧人携带的法器,即锡杖。
  • 吴岳:指吴地的名山之一,这里是比喻或象征性的地点,可能指的是诗人所在地或者某个重要的地理位置。
  1. 诠经住鲁城
  • 诠经:解释经典或佛经。
  • 鲁城: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城市或地区,具体位置不详。
  1. 王孙除馆待
  • 王孙:指贵族子弟或贵公子。
  • 除馆:接待客人的意思。
  • 郡牧扫门迎:郡守(太守)亲自迎接,表示极高的礼遇。
  1. 藻思烟霞润
  • 藻思:形容思想深远、富有文采。
  • 烟霞:自然景物,此处可能用来形容诗人内心的修养和境界。
  • :滋润、充实。
  1. 风神水月清
  • 风神:风度、气质。
  • 水月:佛教中的“水中月”和“镜中花”,常用来比喻虚幻、空灵。
  • :清澈、纯净。
  1. 谈诗吾已倦
  • 谈诗:讨论诗歌创作。
  • 吾已倦:我已经感到厌烦。
  1. 亦欲学无生
  • 学无生:学习不生不灭的东西,可能是道家或佛家的哲学概念。
  • 这里表达了诗人想要追求更高的精神层次或修行的愿望。

译文

我带着锡杖来到吴地的名山,在那里讲解佛经并居住。
贵公子在鲁城设立了接待我的馆舍,郡守亲自到门口迎接。
我的思想像烟霞一样深邃而丰富,气质如清风明月般清澈透明。
谈论诗歌让我感到疲倦,我也渴望学习那些不生不灭的道理。

赏析

此诗通过描述诗人与诗僧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修行体验。从字面上看,这首诗是对一个僧人的生活和修行方式的描述,但深入解读则能发现其中蕴含的哲理和诗人的情感。诗人在诗中表现出对佛教经典的热爱和对禅宗思想的认同,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整体上,此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理想追求的坚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