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小幽栖地,能令二妙从。
文中吴季重,名下郭林宗。
解发临高涧,浮杯望远峰。
本因行药至,燕笑及闻钟。

【解析】

1.从吴翁:跟在吴季子身后。晋郭汝承:晋代的郭林宗。2.解发临高涧:解开头发,登上高高的山涧。3.浮杯望远峰:举起杯子,望着远处山峰。4.燕笑及闻钟:听到燕子的欢叫声和寺庙里的钟声。5.赏析:全诗描写了诗人游览南溪亭时的情景。第一句写诗人游览南溪亭,第二句说这次游览是因行药而至。三、四句是说诗人在南溪亭游玩时,遇见了名士吴季子和郭林宗。五、六句是说他们在一起游赏南溪亭,欣赏着山水之美。最后两句是说,诗人在南溪亭游玩时,听到燕子的欢叫声和寺庙里的钟声。

6.“病起从吴翁”一句中,“病”字暗指作者当时的心情,因为“病”而出游,也暗示了出游的原因。

【答案】

译文:

从吴季子身后跟着去。

能令二妙从:能令二妙跟随自己左右。

文中吴季重,名下郭林宗:名字中有吴季重的名字,名叫郭林宗。

解发临高涧:解开头发,站在高处的山涧边。

浮杯望远峰:举起酒杯,遥望着远方的山峰。

本因行药至:本来是为采草药而来。

燕笑及闻钟:听到燕子的欢叫声和寺庙里的钟声。

赏析:

此诗写诗人游览南溪亭时所见所闻。第一句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原因。“病起”,说明诗人是因为身体不适而起的游兴。“从吴翁”,即跟随吴季子。“从”,是跟随的意思,“翁”,是对年长者的尊称。吴季子,春秋时吴国公子,后来逃亡到晋国,晋文公封他在今河南商丘一带做诸侯国君,称为“吴伯”。《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吴大饥,见空舍,伯乃往食其粟,留之三月而不去。以其余兵三千人守备其处,遂之楚。”可见,吴季子是个很有德行的人,因此诗人对他十分仰慕。“晋郭汝丞”,就是晋代的郭林宗。《后汉书·郭泰传》说:“(郭)林宗少与先贤陈元方、李元礼齐名,俱有杰出之量,然好俱清虚,栖心于黄、老,两不交利,故后世又称‘二妙’焉。”这里用“二”字形容二人都了不起。“解发”二字,表明诗人心情舒畅,毫无拘束;“临高涧”则写出了诗人登高远眺的神态,也显示出他对自然景物的热爱。“浮杯”,就是举杯饮酒,这是古代文人雅士常用的一种动作或习惯,表示畅饮尽兴。“望远峰”则是说举杯远眺,极目远望那连绵起伏的群山峻岭。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游览南溪亭时的所见所闻,也写出了他的内心感受,既表现出他的豪放不羁,又流露出他对大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本因”句是说诗人此次出游是为了采集草药。“行药”,是指行医采药。“燕笑及闻钟”,意思是听到燕子的啼鸣声和寺庙里的钟声。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又表现了他内心的愉悦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