缇室灰飞晷欲长,清斋仙馆坐焚香。
雪残楼阁虚琼树,月出簪裾满玉堂。
笔望五云迎舜日,心随一线入尧裳。
明朝负橐趋陪地,只在瑶坛帝座旁。
缇室灰飞晷欲长,清斋仙馆坐焚香。
缇室:即紫禁城内的后宫。灰:指宫灯或蜡烛燃尽时所剩的灰烬。晷:古代的一种计时器,利用日影来测定时间。这句诗描绘了冬至时节,宫中灯火辉煌,宫灯或蜡烛燃烧殆尽,只剩下灰烬。
清斋:清净的斋戒场所。仙馆:神仙般的修行场所。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冬至这天,独自坐在清净的斋戒场所中,虔诚地焚香祈祷,希望能够像神仙一样修身养性。
雪残楼阁虚琼树,月出簪裾满玉堂。
雪残:指冬天的雪花已经飘落干净。楼阁:指宫殿建筑。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所在的皇宫中的楼阁。虚琼树:形容雪花飘落下来,如同晶莹剔透的琼树。这句话描绘了冬天的景象,雪花覆盖了楼阁和玉堂,显得更加空灵而美丽。
月出簪裾满玉堂。
簪裾:古代女性的发饰。这里可能是指诗人自己的形象。满玉堂:形容月亮升起时,月光洒满了整个玉堂。这句话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明亮的月亮照亮了整个玉堂,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笔望五云迎舜日,心随一线入尧裳。
笔望五云:指书写或者绘画。五云:古代传说中的五彩吉祥云彩。舜日:相传舜帝统治天下时,有五位仙人为他送太阳。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冬至这天,通过书写或者绘画来表达对舜帝的敬仰之情。
心随一线入尧裳。
线:比喻希望或信仰。尧裳:传说中舜帝的衣服。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信仰,希望能够像舜帝那样成为一位伟大的领袖,为人民造福。
明朝负橐趋陪地,只在瑶坛帝座旁。
明朝:指明天。负橐:背负包裹。趋陪地:前往朝见的地方。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冬至这一天,虽然独自在宫中修行,但仍然心怀天下,期待着明天能够前往朝见皇帝,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冬至日宫中生活的诗歌。诗人通过描述冬至日的宫灯、雪景、月亮等景象,展现了宫廷中的美丽和宁静。同时,诗人也通过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自己对于国家和民众的关注和责任感。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又有对人物情感的抒发,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崇高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