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晓下紫宸朝,阿母云舆度绛霄。
珠履名高西府幕,斑衣色借上公貂。
花深楚苑春鸣棹,月满隋堤夜听箫。
别后思君何处望,淮南芳树广陵潮。

送李壒村参军奉太夫人南归广陵

陈情晓下紫宸朝,阿母云舆度绛霄。珠履名高西府幕,斑衣色借上公貂。花深楚苑春鸣棹,月满隋堤夜听箫。别后思君何处望,淮南芳树广陵潮。

注释:

陈情:陈述衷情。晓下:天明。紫宸:指宫阙。朝:早晨。阿母:对母亲敬称。云:同“运”,指乘坐。度:通过。绛霄:指天空。珠履:代指贵重的官服。名高:声名显赫。西府:指西魏宇文泰的府署。幕:指官府的幕僚。斑衣:指古代的一种礼服。色借:以……为颜色。上公貂:指上公(三公)所戴的貂皮冠饰。花深:形容春天景色美丽。楚苑:指楚地的园林。春鸣棹:春天时,在船上鸣笛。隋堤:指隋文帝大业六年(610年)开凿的通济渠旁的堤岸。夜听箫:夜晚听到箫乐的声音。别后:离别之后。思君:思念你/想念你。何处望:在哪里可以眺望呢?淮南:这里泛指南方地区。芳树:美丽的树木。广陵:扬州的旧称。潮:潮水。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李壒村参军奉太夫人南归广陵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祝福。

首句“陈情晓下紫宸朝,阿母云舆度绛霄。”写诗人在清晨向皇帝陈述自己的心情,并祝愿皇帝身体健康。接着两句“珠履名高西府幕,斑衣色借上公貂。”描绘了李壒村参军奉太夫人南归广陵的盛况,他的名声和风采如同珍珠和貂毛般耀眼夺目。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李壒村参军奉太夫人南归广陵的盛况,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和祝福。

第三、四句“花深楚苑春鸣棹,月满隋堤夜听箫。”“花深楚苑”形容春天时,在船上鸣笛的声音传遍整个楚地园林。“月满隋堤”则描绘了夜晚听到箫乐的场景。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第五句“别后思君何处望,淮南芳树广陵潮。”写诗人离别后思念朋友的情景,他不知道朋友现在身在何处,只能在淮南的芳树下仰望广陵的潮水。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也体现了他对朋友的关心和牵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和留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