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蒹葭望渺茫,使君千骑发东方。
斗边一夜仙槎影,河上三春画省香。
剑气秋空寒易水,箫声明月忆维扬。
他时欲识扶风守,指点题名在建章。
送刘水部碧宇上保定太守
诗句释义与译文
- 白露蒹葭望渺茫
- “白露”指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出现在公历9月,此时节植物开始结霜。
- “蒹葭”指的是芦苇,常用来比喻思乡之情。
- “望渺茫”形容远观景象,视野模糊不清,给人以遥远、空旷的感受。
- 译文:在秋日的清晨,我遥望着蒹葭生长的地方,一片茫茫,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
- 使君千骑发东方
- “使君”是对地方长官的尊称。
- “千骑”表示有很多随从,数量众多。
- “发东方”意味着启程前往东方。
- 译文:您的率领着千名随从出发去往东方,似乎预示着一段重要的旅程即将开始。
- 斗边一夜仙槎影
- “斗边”可能是指北斗七星旁边的位置,也用以象征方向或指引。
- “仙槎”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舟,常被用来比喻高飞远举。
- 译文:在北斗星旁,一夜之间,你们如同仙船上的光影,穿梭于天际。
- 河上三春画省香
- “画省”指古代皇家画师处理政务之处,这里可能暗指某种形式的办公场所。
- “三春”指的是春天的三个季节,这里可能用来表达时间的流逝。
- 译文:在黄河之上,你们的工作如同三春的画作一样美丽,充满香气。
- 剑气秋空寒易水
- “剑气”通常用来形容锐利、凛冽的气息。
- “易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河流名称,历史上有“易水歌”的传说。
- 译文:秋天的空中,仿佛带着剑气般寒冷,你们在易水之畔。
- 箫声明月忆维扬
- “箫声”在这里可能指的是音乐声,箫音悠扬。
- “明月光”指明亮的月光。
- “维扬”是古代扬州的别称,这里可能用来代表一个特定的地点或情感寄托。
- 译文:在明亮的月光下,你们演奏箫声,让我想起了远方的维扬。
- 他时欲识扶风守,指点题名在建章
- “扶风守”可能是对某个地方长官的尊称。
- “题名”在古代可能意味着记录或表彰,如题桥记功。
- 译文:将来如果有机会相识,请在建章宫为我留下名字。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踏上旅途的深深祝福和依依不舍的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白露”、“蒹葭”、“斗边”、“仙槎”、“箫声”、“明月”、“建章”,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