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明月雁来声,鲁国相看自两生。
圣世安危应有寄,词臣去就岂关名。
迹随猿鹤心能化,梦入鹓鸾骨尚惊。
辜负桓谭知已在,玄经寂寞几时成。

山中述怀寄石葵贾丈

秋山明月雁来声,鲁国相看自两生。圣世安危应有寄,词臣去就岂关名。迹随猿鹤心能化,梦入鹓鸾骨尚惊。辜负桓谭知已在,玄经寂寞几时成。

注释:在秋夜的山林中,我仰望明月,听着大雁的叫声,不禁感叹人生易老、世事无常。身处鲁国的我,与故人相见,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的时光。在这个盛世之中,国家的安危自然有我来承担。至于我作为词臣的命运和去留,又何必过于执着于名声呢?我的足迹随着猿猴和仙鹤而变化,我的心却能像化外之民一样自由自在。梦中进入鹓鸾的行列,但醒来时仍感到惊恐不已。我辜负了桓谭这样的知己好友,他早已知道我会归来;而我心中的《玄经》却始终无人能够完全理解。

赏析:这首诗是明代文人于慎行所作,通过描绘秋山明月的景象,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秋山明月雁来声”,以秋山为背景,明月为媒介,将诗人的情感融入自然的景色之中,形成了一种空灵而深远的艺术效果。同时,“鲁国相看自两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反思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圣世安危应有寄,词臣去就岂关名。”这两句更是点明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自身责任的认识。他认为个人的得失荣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国家的安危出力。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崇高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政治立场。整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又展示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深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