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曾酌南酃水,恨隔毗陵第二泉。
何意双罂来远道,并教五月失炎天。
香疑露下金茎夜,色忆冰分王井年。
小试龙团俱妙品,清风两腋总泠然。

周文伯载赐中泠慧山泉水赋谢

周文伯,即唐代诗人王维。他于开元九年(721)任尚书右丞时,曾奉旨到四川雅州(今雅安)一带巡视水利。他在巡察途中,来到中泠泉,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过江曾酌南酃水,恨隔毗陵第二泉。

在这首诗中,“南酃水”指的是南湖之水,“毗陵第二泉”,即东晋时期的名泉。王维通过“南酃水”和“毗陵第二泉”的对比,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何意双罂来远道,并教五月失炎天。

这里的“双罂”,指的是两只酒罐子,“五月失炎天”,则形容夏天天气酷热难耐。王维通过这两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远离家乡、远离炎热夏日的无奈之情。

香疑露下金茎夜,色忆冰分王井年。

在这里,“香”、“色”分别代指茶的香气和色泽。“露下金茎夜”和“冰分王井年”则是用来形容茶的香气和色泽之美,仿佛是月光下的金银花茎和冰清玉洁的王井之水。王维通过这些意象,赞美了茶的美。

小试龙团俱妙品,清风两腋总泠然。

这里的“龙团”指的是优质的茶叶。“小试”则表示品鉴的过程。“清风两腋总泠然”则形容品鉴过程中,感受到的清新宜人的风。王维通过这些描述,表达了自己品鉴茶的感受。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描写王维在中泠泉品鉴茶的经历,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茶的赞美之情。

首句“过江曾酌南酃水,恨隔毗陵第二泉”,通过对比南湖之水和毗陵第二泉,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种思念之情,既来自于对故乡的深厚感情,也来自于对远离故乡的无奈。

接下来的句子“何意双罂来远道,并教五月失炎天”,进一步表达了他对远离故乡、远离炎热夏日的无奈。这种无奈,既是因为他身处异地,也是因为他无法改变这种状况。

然后是“香疑露下金茎夜,色忆冰分王井年”,通过对茶的香气和色泽进行描绘,赞美了茶的美。这种赞美,既是对他个人品味的提升,也是对整个茶文化的赞美。

最后两句“小试龙团俱妙品,清风两腋总泠然”,则是通过品鉴茶的过程,表达了他对茶的感受。这种感受,既是对自己品味的提升,也是对整个茶文化的感受。

这首诗以王维为主角,通过对品鉴茶的经历的描述,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怀念之情以及他对茶的赞美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