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三纪挹风流,想见今来雪满头。
云里忽传鸿雁札,山中近隔薜萝秋。
怀人仲举应悬榻,傲世元龙自倚楼。
闻道枌榆新结社,追随无计觅扁舟。
【注释】
宪伯:对友人的敬称。
想见:料想。
云里:指书信传递时经过的地方,此处借指山中。
仲举:东汉陈寔,字仲弓。
傲世:藐视世俗。
枌榆:地名,在今安徽桐城。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作者在都门三载,思念家乡故人,接到友人陈寅宪伯寄来的家书,遂作此诗以谢之。
首联“都门三纪挹风流”,是说作者在京都生活了三年,领略了京城的风土人情,也结交了不少朋友,因而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都门三纪”即三年间。“挹”是舀取、汲取的意思,这里指领略、欣赏。“风流”是指京城的风雅和繁华。
第二联“想见今来雪满头”,诗人想象着京城此时已堆满了白雪。“雪满头”,是形容雪很大。“今来”,即如今。“想见”是想象。“雪满头”,是形容大雪封盖了头发。“想见”是想象。“今来”是现在。“想见”是想象。“雪满头”是形容大雪封盖了头发。
第三联“云里忽传鸿雁札”,“札”是书信的古字。“云里”是说书信从云中传来,所以称为“云里”。这一句的意思是,忽然间收到友人的来信。“忽传”是突然传来。“鸿雁札”指信使骑着大雁飞来。“云里”是说书信从云中传来,所以称为“云里”。这一句的意思是,忽然间收到友人的来信。“云里”是说书信从云中传来,所以称为“云里”。
第四联“山中近隔薜萝秋”,“薜萝”是一种草,这里指隐居山林。“薛萝秋”意指山林中。这两句的意思是,我身处山中与友人相隔较远,只能通过书信表达我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薛萝秋”意指山林中。这两句的意思是,我身处山中与友人相隔较远,只能通过书信表达我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第五联“怀人仲举应悬榻”,“挂榻”,指高挂床铺。这一句的意思是,我想到了陈仲举,他应该已经高挂在床铺上了。“仲举”是指东汉陈寔,字仲弓。他曾任太傅,因直言进谏得罪皇帝被免职家居。这一句的意思是,想到陈仲举,他应该已经高挂在床铺上了。“挂榻”指高挂床铺。这一句的意思是,想到陈仲举,他应该已经高挂在床铺上了。
第六联“傲世元龙自倚楼”,“元龙”是指东汉末年名士陈元龙。他曾在楼上自得其乐,不与世俗为伍,后被曹操杀害。这一句的意思是,我想到了元龙,他在楼上自得其乐,不受世间俗务干扰。“傲世”指蔑视世事。这一句的意思是,我想到了元龙,他在楼上自得其乐,不受世间俗务干扰。
第七联“闻道枌榆新结社”,“枌榆”是地名。这一句的意思是,听说那地方已经成立了新的社团组织。“新结社”是指新建立的社团或组织。这一句的意思是,听说那地方已经成立了新的社团组织。
第八联“追随无计觅扁舟”,意为无法找到小舟跟随而去。“扁舟”是指小船或船。这一句的意思是,无法找到小船跟随而去。
整首诗以抒情为主,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清幽,表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