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不到已经年,溪上高丘坐渺然。
日夕千峰悬片雨,城秋万木起寒烟。
人归洛社真堪隐,地入桃源自是仙。
眼底旧游浑欲尽,当歌莫惜酒如泉。
秋日偕亭山先生暨诸亲友饮城南寺山石上南溪不到已经年,溪上高丘坐渺然。
日夕千峰悬片雨,城秋万木起寒烟。
人归洛社真堪隐,地入桃源自是仙。
眼底旧游浑欲尽,当歌莫惜酒如泉。
注释:
- 南溪:指南溪县,位于今四川省宜宾市。
- 已:同“矣”,语气词。
- 坐渺然:形容景物的虚无缥缈、渺无边际。
- 日夕:指傍晚时分。
- 寒烟:指秋天树木上飘落的枯叶形成的灰暗颜色。
- 洛社:指洛阳的名士集会,也指洛阳名士的聚集之地。
- 地入桃源自是仙:意思是说,这个地方就像神仙居住的地方一样,因为土地和树木都像仙人一般。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天与亭山先生和朋友们一起在城南寺山石上饮酒的一首作品。全诗描绘了他们饮酒时的景色,以及他们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
首句“南溪不到已经年”,诗人表达了他对这个地点的熟悉和亲切感,仿佛已经是多年以前的事情了。次句“溪上高丘坐渺然”则进一步描绘了他们饮酒时的景象,他们坐在高高的山坡上,周围的风景显得那么遥远和虚无。
第三句“日夕千峰悬片雨,城秋万木起寒烟”则是对当时天气的描写,夕阳下的山峰被雨水打湿,形成一片片的雨幕,而周围的树木也披上了一层寒雾,给人一种寂静和冷清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入对人的感情的描述,“人归洛社真堪隐,地入桃源自是仙”表达了他们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他们认为这个地方就像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一样,因为他们觉得这里远离尘嚣,充满了宁静和神秘的气息。最后两句“眼底旧游浑欲尽,当歌莫惜酒如泉”则表达了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和感慨。他们希望在未来的时光里,能够再次来到这里,享受这里的美景和乐趣。
这首诗通过描绘他们饮酒的情景和对这个地点的喜爱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孤独和失落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