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双屐不曾休,更为看山旋筑楼。
倚槛时飞丹嶂雨,隔城常对白云秋。
逃名自可成巢隐,纵目还堪作卧游。
数卷残书一杯酒,此中合作小菟裘。

这首诗是苏轼的一首《楼成》。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山居双屐不曾休,更为看山旋筑楼。
  • “山居”指的是居住在山林中的环境,“双屐不曾休”表明他经常在山中行走。这里的“屐”是一种用于爬山的小木鞋,“未曾休”表示从未停止过。
  • “更为看山旋筑楼”表达了他在看到美丽的山景后,决定建造一座楼来观景的想法。这里的“更为”表示因为有了新的目的或想法。
  1. 倚槛时飞丹嶂雨,隔城常对白云秋。
  • “倚槛”是指靠在栏杆上,这里可能是为了观赏风景。“时飞丹嶂雨”形容雨水像红色一样从山峰上飞溅下来,增添了山景的动态美。
  • “隔城常对白云秋”描绘了站在楼上能够俯瞰到远处城市的景象,秋天的云常常漂浮在城市的上空。
  1. 逃名自可成巢隐,纵目还堪作卧游。
  • “逃名”意味着追求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不追求名利。“成巢隐”指的是选择隐居生活,如同鸟儿筑巢一样。
  • “纵目还堪作卧游”则表达了通过远观来体验和享受生活的乐趣,就像躺在床上游览一样。
  1. 数卷残书一杯酒,此中合作小菟裘。
  • “数卷残书”可能指的是他手边的书籍,虽然有些破旧,但仍有阅读的价值。
  • “一杯酒”暗示了与朋友共饮的情景,可能是在休息或娱乐的时候。
  • “此中合作小菟裘”表明在这种隐居的环境中,可以和朋友一起饮酒、读书、放松身心,就像是生活在一个舒适的小型兔形小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山林中的场景,他不仅欣赏自然的美景,还通过建造楼台来更好地观赏山水。他的隐居生活体现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美的热爱。诗中的“逃名”、“纵目”、“小菟裘”等词汇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