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凝和婺彩光,侍臣沾贶圣恩长。
璆琳内苑开银瓮,云锦天机隐御香。
鸟迹呈书仙算永,龙文纪瑞宝符黄。
朝来碧落箫《韶》度,内殿亲称万寿觞。

【解析】

本诗是一首颂圣之篇,诗人以“纪赐四十首”为题,歌颂皇上的恩典。全诗四联,每联八句,前二联写景抒情;后两联点明主题,抒发感慨。

“长乐凝和婺彩光”,首联起韵,写景开篇。长乐宫,皇宫中的主要建筑,这里代指皇宫。“凝和婺彩光”,指皇帝在长乐宫举行盛大宴会,光彩夺目的景象。

颔联“侍臣沾贶圣恩长”承上启下,过渡到第二联。“侍臣沾贶圣恩长”,写群臣受到皇帝赏赐恩惠。这两句通过“侍臣”“沾”“诏”等词语表现出群臣对皇帝的尊敬、感激之情。

颈联“璆琳内苑开银瓮,云锦天机隐御香”继续写景,描写宫廷内盛况空前的情景。“璆琳”是指玉石的声音,形容声音悦耳动听。“内苑”指的是皇帝居住的宫殿,“银瓮”是盛酒的器具,“云锦天机”是说天上织布机的丝线五彩缤纷,“御”是帝王的意思,“隐御香”指隐藏香味,用“隐”字来表现香气扑鼻。

尾联“鸟迹呈书仙算永,龙文纪瑞宝符黄”,写君臣共庆祥瑞。“鸟迹”指的是飞禽留下的痕迹,“呈书仙算永”指留下神算,“龙文”指龙纹,“纪瑞”是记录吉祥之事。“宝符黄”指的是黄色的玉符。这两句通过“鸟迹”“仙算”“龙文”“宝符黄”这些词语表达出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

最后一句“朝来碧落箫《韶》度,内殿亲称万寿觞”,写皇帝宴请群臣的场景。“朝来碧落箫《韶》度”,指的是吹奏箫声,箫声悠扬,如同天上的乐曲。《韶》是舜帝时的乐章。“万寿觞”是指祝酒用的杯子,表示祝寿。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成宗大德年间。当时,元成宗正在庆祝自己的五十寿辰,于是便下令让翰林院撰写了一篇祝贺文章。这首诗就是作者在接到这个任务后所写的一篇颂圣之篇。

这首诗的体裁是七言律诗。从题目来看,此诗应为七言律诗。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格律的诗体,它要求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因此,要写好七言律诗,就必须掌握好律诗的基本形式和写作技巧。

第一联:长乐宫凝和着美丽的月光,侍臣们沾受着圣恩永远流传。这两句主要写景,通过描绘长乐宫的美丽景色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其中“凝和婺彩光”,指的是皇帝在长乐宫举行盛大宴会,光彩夺目的景象。“侍臣沾贶圣恩长”,则表达了侍臣们在这次宴会上受到了皇帝的恩惠。这里的“侍臣沾贶”、“圣恩长”都体现了皇帝的恩泽。

第二联:内庭的宝石发出清脆的响声,云锦天衣隐约地散发着香味。这两句主要描写了内庭的景象。其中“璆琳”是用来形容玉石的声音,用来赞美其音质优美。“内苑”指的是皇帝的居所,也暗示了宫廷的奢华。“银瓮”则是指盛酒的器具,用来形象地描绘出宫廷里的生活场景。

第三联:鸟儿飞翔留下痕迹,仙人留下神算永远流传;龙文刻制瑞符闪耀着金色的光芒。这两句主要描写了君臣之间的互动。其中“鸟迹”指的是飞禽留下的痕迹,“仙算”则是指仙人的神算。“龙文”则是指龙纹,代表着皇权。“瑞符黄”则是指黄色的玉符。这两句通过对飞禽留下的痕迹、仙人留下的神算以及龙纹和玉符的描述,表达了国家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

最后一句:早晨来临的时候吹着箫声,内殿里亲自称赞万岁杯。这一句主要描写了皇帝宴请群臣的场景。其中“朝来碧落箫《韶》度”指的是吹奏箫声,箫声悠扬,如同天上的乐曲。“万寿觞”是指祝酒用的杯子,表示祝寿。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优美,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同时,它也充分展现了元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总之,这是一首充满文化气息、语言简练而优美的七言律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