紬书金匮愧非才,曾是先朝侍从来。
鹓列趋随兰检进,龙衣立待石函开。
濡毫每忆攀髯望,珥笔新承赐锦回。
大典已成鸿号永,圣心南面尚含哀。

诗句解析

第一句:

  • 关键词:紬书金匮(意为整理书籍、金匮,象征知识与智慧)、愧非才(表达谦逊之意)
  • 注释:表达了诗人在整理和学习书籍的过程中,感到自己的才能不足,内心充满了惭愧之情。

第二句:

  • 关键词:曾是(表示“曾经”)、先朝(指过去的朝代)、侍来(指过去侍奉的经历)
  • 注释:诗人回忆起过去曾在前朝侍奉的时光,表达了对那段历史的怀念。

第三句:

  • 关键词:鹓列(指古代官员行列,比喻尊贵的官职)、趋随(追随、跟随)、兰检进(形容官员们恭敬有礼的样子)
  • 注释:诗人描述了自己在过去担任官职时,如何遵循礼节,尊敬地追随上级官员。

第四句:

  • 关键词:龙衣立待石函开(形容皇帝的服饰华丽,等待开启重要的文书或礼物)、石函开(打开石函的动作)
  • 注释:诗人回忆了皇帝穿着华丽的龙袍,期待着开启重要文件的场景。

第五句:

  • 关键词:濡毫(沾湿笔尖)、每忆(时常想起)、攀髯(形容仰望、仰慕)、望(眺望)
  • 注释:诗人常常回想起过去仰望帝王的情景,心中充满了敬仰和向往。

第六句:

  • 关键词:珥笔(指戴在笔上的冠饰,象征着权力和地位)、新承赐锦回(表示接受皇帝赏赐的锦绣之物)
  • 注释:诗人描述了自己因得到皇帝的赐物而感到荣耀和荣幸。

第七句:

  • 关键词:大典(指重大的典礼或事件)、成鸿号(形容盛大、显赫的成就)
  • 注释:诗人感慨自己参与的重大典礼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为了人们称赞的对象。

第八句:

  • 关键词:圣心(指皇帝的内心世界)、南面(指皇帝的位置,这里比喻为尊贵的地位)、还含哀(暗示皇帝内心仍充满哀愁)
  • 注释:诗人表达了对皇帝内心的担忧和同情,认为皇帝虽然成就辉煌,但内心仍然充满了哀愁。

译文

  1. 整理书籍、金匮,我深感惭愧,因为我的才华不足以胜任。曾侍奉过先朝,这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经历。
  2. 我曾追随在高位官员的行列,他们如同兰花一样优雅地向前进;现在我也站在龙袍之下,等待着打开石函的时刻。
  3. 我常思念那些仰望帝王的日子,心中充满了敬仰和向往。当我戴上那象征权力的冠饰,接受到皇帝赐予的锦帛时,我感到无比荣耀。
  4. 重大典礼的成功已经成为我们共同的荣誉,成为人们赞颂的对象。然而,我心中却依然怀揣着皇帝的忧虑,他的内心似乎仍然笼罩在哀伤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宫廷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历史、文化和宫廷礼仪的描述,展示了作者的忠诚和谦逊。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皇帝内心情感的理解,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既体现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