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声不到夜郎天,故国音书又隔年。
两地愁心何处梦,长安秋月不成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并结合重点诗句加以解释。

“鸿声不到夜郎天”:鸿雁没有飞到夜郎的上空。这里用鸿雁比喻远行的人。夜郎,即贵州一带,唐宋时为羁縻州。

“故国音书又隔年”:家乡的消息已经过了一年。故国,指故乡,家乡。

“两地愁心何处梦”:两地相隔使我日夜忧虑,我哪里去做梦呢?

“长安秋月不成眠”:在长安看到秋天的月亮也不能入睡(说明他日夜思念着家乡)。

赏析:作者在这首诗里表达了自己因远离家乡而感到孤独、寂寞的心情。

【答案】

答二兄书

鸿声不到夜郎天,故国音书又隔年。

两地愁心何处梦,长安秋月不成眠。

注释:

①《答二兄书》:是王维写给他的两个哥哥的书信。②鸿声:指大雁的叫声。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初由北方迁往南方过冬,春天再飞向北方,所以叫“鸿”。③故国:故乡。④秋月不成眠:指诗人思念远方的亲人而难以入眠。⑤长安:唐代国都,今西安。⑥梦:指做与故乡有关的梦。⑦成眠:睡熟了。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远离家乡,寄居在长安,日夜思念远在家乡的家人,无法入眠的痛苦心情。首句写鸿雁不能飞过夜郎关;颔联两句写诗人因思家而不能成眠;颈联写诗人因思念家人而不能成眠。诗中虽未明写思念家人的具体内容,但所表达的感情却十分真切感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