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转银屏怯向人,兰釭斜背拭罗巾。
妾身不恨生来晚,只小檀郎四十春。

宛转银屏怯向人,兰釭斜背拭罗巾。

妾身不恨生来晚,只小檀郎四十春。

梅花斗帐月沈沈,梦到阳台路正深。
何处愁声听不得,隔房人诵白头吟。

凤女新调玉管箫,碧桃花底夜迢迢。
阳台一段闲云雨,总向襄王梦里消。

赏析:
《戏贺侯六新纳少姬四首》是唐代诗人于慎行创作的一首七言诗。这首诗以轻松诙谐的笔触描绘了侯六娶妻的情景。

第一首诗中,“宛转银屏怯向人,兰釭斜背拭罗巾”描述了新娘在面对宾客时羞涩的模样,她轻轻地擦拭着自己的罗巾,不敢直视他人。这里的“宛转银屏”形象地描绘了新娘在宴会上的姿态,而“妾身不恨生来晚”,则表达了新娘对于自己出生的晚景并没有感到遗憾。最后一句“只小檀郎四十春”,则巧妙地将新郎的年龄与自己的年龄相比较,既表现出新郎的年轻,也暗示了自己的等待和期盼。

第二首诗中,“梅花斗帐月沈沈,梦到阳台路正深”描绘了新娘在梦中的场景,她似乎正在梦游到阳台之上。而“何处愁声听不得,隔房人诵白头吟”则是对周围环境中的一种声音的描述,这种声音让人难以忍受,仿佛是来自隔壁房间的人在朗诵一首关于白头的诗歌。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声音的反感,还隐含了对婚姻生活的某种担忧。

第三首诗中,“凤女新调玉管箫,碧桃花底夜迢迢”则描绘了新娘吹箫的场景,她手中的玉管箫发出清脆的声音,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深情的恋曲。然而,“阳台一段闲云雨”,则暗示了这场恋情可能只是一场没有结果的云雨之欢。最后一句“总向襄王梦里消”,则表达了这段恋情最终只能在梦中得以延续,无法实现。

整首诗通过对侯六娶妻场景的生动描绘和对新娘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婚姻状况以及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使整首诗更具画面感和意境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